[发明专利]4-氟-1,3-二氧戊环-2-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4559.0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昭佳;田中米基璐;高明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317/42 | 分类号: | C07D3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氟-1,3-二氧戊环-2-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4-氟-1,3-二氧戊环-2-酮(以下有时也称为“F-EC”),作 为在二次电池和电容器等电化学器件中使用的电解液的溶剂,由于充 放电循环特性和电流效率等优异而备受关注。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2 -290072号公报中公开了将该化合物作为溶剂使用的锂离子二次电 池,与使用不被氟取代的溶剂的二次电池相比,充放电效率优异,显 示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作为该F-EC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国际公开第98/15024号小 册子、日本特开2007-882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8825号公报):
(1)以1,3-二氧戊环-2-酮为初始物质,使用氟气直接进行氟 化的方法;
(2)作为氟化剂,使用大致等量的金属氟化物,以氟原子取代4 -氯-1,3-二氧戊环-2-酮(以下有时也称为“Cl-EC”)的4位氯 原子的方法。
在国际公开第98/15024号小册子中,记载了混合Cl-EC和氟化 钾混合使之反应,以70%的收率得到F-EC的技术,但没有公开反应 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基本条件。
在日本特开2007-882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8825号公报中, 使用1.2当量氟化钾,在乙腈中以80~85℃使Cl-EC和氟化钾反应 11小时,以87.5%的收率得到含有初始物质Cl-EC的F-EC粗生成 物(如果进行再结晶,则能够以粗生成物的85%收集F-EC)。但是, 在该方法中,由于以Cl-EC为初始原料,因此在反应结束后得到的F -EC中共存有氯根。实际上,对盐进行过滤、蒸馏后,氯根的浓度为 189ppm。这里,氯根是指,作为原料的Cl-EC、副产生成的氯化氢 (HCl)、在Cl-EC中能够作为杂质共存的氯(Cl2)等含有氯原子(Cl) 或氯化物离子(Cl-)的化学种类总称。如果将这种残留有氯根的F- EC用于二次电池等用途中,由于循环特性会降低,因此需要将精制后 的F-EC中的氯根浓度控制在以氯化物离子换算为100ppm以下,优 选是50ppm以下,更优选是20ppm以下,但是由于F-EC的介电常 数高,因此这些氯根容易在使用的溶剂中残留。在日本特开2007-8826 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8825号公报中,由于无法通过蒸馏充分除去 这些氯根中的Cl-、HCl、Cl2,因此在日本特开2007-8826号公报中 采用由特定的有机溶剂将F-EC再结晶的方法,在日本特开2007- 8825号公报中采用使之和特定的低极性溶剂接触从而将F-EC沉淀的 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以4-氯-1,3-二氧戊环-2-酮 为初始物质、使用氟化剂将其氟化的制造方法中,能够边维持高收率 边以短时间制造氯根含量降低的高纯度4-氟-1,3-二氧戊环-2- 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氯根含量降低的4-氟-1,3-二氧戊环-2-酮的制 造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中,相对于1摩尔4-氯-1,3-二氧戊环-2-酮添加 1.4摩尔以上的氟化剂使之反应,得到含有氯根的4-氟-1,3-二氧戊 环-2-酮的反应工序,
通过蒸馏对得到的含有氯根的4-氟-1,3-二氧戊环-2-酮进 行精制的蒸馏精制工序。
上述有机溶剂优选是非质子性溶剂。
上述有机溶剂优选是乙腈、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N,N- 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上述氟化剂优选是金属氟化物。
上述制造方法优选在上述蒸馏精制工序前含有过滤工序,在过滤 工序中,对上述反应工序中得到的含有4-氟-1,3-二氧戊环-2-酮 的反应生成混合物进行过滤、滤去固体成分,其中,4-氟-1,3-二氧 戊环-2-酮中含有氯根。
上述制造方法优选实施对上述过滤工序中得到的滤液蒸馏除去滤 液中有机溶剂的工序,随后实施用纯水对得到的含有氯根的4-氟- 1,3-二氧戊环-2-酮进行洗净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4-氟-1,3-二氧戊环-2-酮制造方法的- 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脂质提取方法
- 下一篇:用于传动装置的润滑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