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互连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1050.0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C·桑托里;D·法塔尔;W·吴;R·比克内尔;S·-Y·王;R·S·威廉斯;D·斯图尔特;N·奎托里亚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娜;王洪斌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连 | ||
背景技术
光束或光信号常常用于在电子装置之间传输数字数据,包括在长距 离上以及相邻电路板之间。光束可以根据需要被调制以携带数据。光信 号也可以被用于其它目的,包括位置或动作传感、测量等。
因此,光技术在现代电子技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很多电子 装置使用光元件。这些光元件的实例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的 光源、波导、光纤、透镜和其它光学元件、光检测器和其它光传感器、 光敏半导体器件,等等。
使用光元件的系统常常依赖于诸如一束光的光能量的精确操纵来 完成要求的任务。在将光用于高速、低能量的电路板间通信的系统中尤 其如此。光信号的操纵可以包括有选择地将信息编码到光信号的光束 中,以及将该光信号的光束引到检测该编码光束的传感器中。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文中所述原理的不同实施例,并且是说明书的一部分。 所示实施例只是作为实例,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图1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框图。
图2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框图。
图3A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例图。
图3B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例图。
图3C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例图。
图3D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例图。
图4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例图。
图5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互连的例图。
图6是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使用示范性光互连的示范性光通信系统 的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文中所述原理的示范性光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但不一定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光束可用于多种目的,包括数据的传输。在一些这样的 系统中,光束被引导或重定向到可以由指定部件来检测或接收该光束的 光路中。然而,当光束被用来在物理上分离的电子部件之间,比如在分 离的电路板间传输数据时,部件之间的正确对准是很关键的。另外,希 望在多个通道上以光的方式通信,以增加带宽和/或可靠性,而不占用板 上太大的空间。此外,还希望最小化这些系统中的光学阻抗、干扰和/ 或失真。
提供电路板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一种光学解决方案包括使用波 导来发送承载数据的光信号。例如,塑料波导可以被用来向板的边缘发 送承载数据的光信号。然后,光信号被引到电路板机架的背板中的光波 导中,并且随后被引到另一板上的另一波导中。除了波导制造成本和与 波导接头处的光损耗相关的问题以外,该解决方案通常在部件之间具有 比自由空间光数据传输更长的物理数据路径。
然而,虽然自由空间光数据传输解决方案与波导和电导体解决方案 相比提供了显著的优点,它们常常伴随有上述的对准问题。另外,当设 计了多个光通道时,光部件可能占用大量的电路板面积。因此,要求提 供一种用于电路板之间的部件间数据传输的自由空间光互连系统,其可 以克服对准偏差问题,并且使得能够在占用最小量的板空间的同时实现 多通道通信。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本说明书公开了与一种光互连相关的系 统和方法,该光互连具有:多个光源;第一透镜,其被配置为准直来自 该多个光源的光束;第二透镜,其被配置为再聚焦光束;以及多个光接 收器,其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二透镜的再聚焦的光束。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光能量”指的是 具有通常在10纳米和500微米之间的波长的辐射能量。如此定义的光 能量包括但不限于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在文中可以将一束光能量 称为“光束”。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光源”指的是由 其产生光能量的器件。如此定义的光源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发光二极 管、激光器、灯泡和电灯。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光互连”在广义 上指的是链接光束沿其传播的光路径的部分的部件。光互连可以引导或 重定向光束,使得光束入射到或到达被配置为接收光束的光元件上。因 此,对于合适的光互连,光路径在适合特定应用时可以被配置成任何长 度或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普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1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