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楼层建筑物设计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8506.8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桐康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H1/04;E04H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翟 羽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层 建筑物 设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建筑设计,用于所有建筑物类型的多楼层建筑物中的空中露台垂直堆迭。
【背景技术】
城市计划者总是关注于城市发展的永续性,城市发展充满混凝土建筑、空调、道路及道路交通工具,但缺少树木与公园以平衡建筑物密集的环境。众所周知的“都市热效应(urban heat sink)”现象描述城市的环境温度高于其周围区域日益增加。
传统上,多楼层建筑物是建筑成最大可销售的“私人”空间且很少的或没有绿色植物的公共空间。近年来,有些建筑物将具有绿色植物的小型空中露台区域加入公寓或商业建筑物内。一空中露台的定义为在一多楼层建筑物内必须是易于从公共区域进入的一个公共或景观的区域。一“有效区域”的定义是从允许阳光穿射过的开放式围墙的顶部以45度线所覆盖的楼板区域。只有这样的区域才算是空中露台。
为了让绿色植物长得好,空中露台应建到高度约5米或以上的开放式围墙。当可居住空间高度一般为3.3米时,一个两层楼的空地需要被设置在每一个空中露台旁。将这两个设计条件重复置入数个空中露台和可居住单元的模组化对设计师们造成很大的挑战。因此,建筑物现在建筑有一或二个中间层的空中露台,及所述空中露台局限于有限甲板面积。
如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多楼层建筑物,能允许每一可居住单元到达一(数)个空中露台,及增加开放式围墙百分比,同时实现可居住单元的模组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多楼层(storey)建筑物包含:
数个中间迭楼(stack);
数个空中露台,连接一中间迭楼至另一中间迭楼;
及至少一中间迭楼邻接于二组数个空中露台之间。每一中间迭楼的楼层更包含至少一可居住单元。
所述多楼层建筑物更包含数个角落迭楼。至少一角落迭楼邻接于一组数个空中露台。每一角落迭楼的楼层包含至少一可居住单元。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数个空中露台彼此之间垂直相隔至少两个楼层。
所述多楼层建筑物更包含在一中间迭楼一侧面的数个空中露台是相对于同一中间迭楼另一侧面的数个空中露台是交替的低一个或高一个楼层。此布置是垂直向的重复。
根据本发明的每一可居住单元包含一侧面允许直接进入所述空中露台,和至少一侧面有窗户。所述可居住单元的侧面的其中一个具有窗户向一低楼层的空中露台开启。
再者,根据本发明所述数个迭楼和所述数个空中露台的配置可排列成线形的配置或非线形的配置。所述空中露台是通过楼梯或电梯来进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多楼层建筑物包含角落迭楼,其最远的可居住单元可以是两个楼层的单元或可以全部是空的。两个楼层的上楼层也可以是空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所述数个空中露台也可能连接一中间迭楼至另一中间迭楼,以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一种多楼层建筑物包含:
一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
一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及
一中间迭楼,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是设置于不同的楼层。
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优选是交替设置于连续的楼层。
所述第一组空中露台彼此之间垂直间隔至少两个楼层。
所述中间迭楼更包含数个可居住单元,各具有一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其中一个邻接,以及具有一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其中一个垂直间隔开至少一个楼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中间迭楼也可能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成串的中间和角落迭楼和数个空中露台形成一直链状的平面图。
图2是成串的中间和角落迭楼和数个空中露台形成一链状排列成任何形式、任何形状和大小(即形成线形或非线形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3是一多楼层建筑物具有成串的中间和角落迭楼和交替错开的数个空中露台的立体图。
图4是一多楼层建筑物具有数个空中露台连接一个中间迭楼到下一个中间迭楼形成封闭环圈配置的平面图。
图5是一多楼层建筑物在角落迭楼最远的可居住单元是两个楼层的单元或所述可居住单元的上楼层是空的或所述可居住单元全部是空的的立体图。
图6是一多楼层建筑物中的空中露台是交替设置于不同的楼层的立体图。
图7是一传统建筑物只有一附有绿色植物的空中露台设于一中间迭楼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桐康,未经林桐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