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体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2972.5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S·C·雅各布森;S·M·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特林投资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B3/00 | 分类号: | B81B3/00;F04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传输 系统 | ||
1.一种用于在微环境中传输流体的微流体传输系统,所述微流体传 输系统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外表面的长形体部;
形成于所述长形体部内的多个内孔,所述内孔沿着所述长形体部的长 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以在其中运送流体;和
通过所述长形体部的所述外表面形成的至少一个互连槽,该互连槽在 关键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和取向上与所述长形体部内的所述多个内孔中的 至少两个相交,以流体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内孔和限定通过所述长形体部的 多个可能的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 个通道槽,该通道槽在所述长形体部内在关键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和取向 上与所述多个内孔中的一个相交,以使所述通道槽和所述内孔互相流体连 通,所述通道槽还限定了所述长形体部内的附加的可能的流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 所述多个内孔中的每一个内的至少一个杆,所述杆被选择性地定位,以限 定一特殊的预先确定的流体通道和随后的流体流动路径,以及操纵和控制 通过所述流体流动路径的流体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杆在所 述内孔内前后摆动,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互连槽和通道槽,以控制 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流动和重新限定所述流体流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配 置用于在所述长形体部内提供泵作用功能的泵作用杆。
6.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配 置用于在所述长形体部内提供阀作用功能的阀作用杆。
7.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具 有大体不变的横截面的长形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一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长形体部,该长形体部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与 该长形体部的第二端部的横截面大体相似,该长形体部还具有连接所述第 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中间部段,且至少部分地包括具有一凹部的预先确定 部段,该预先确定部段的横截面比所述杆的长形体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 二端部的所述横截面小,所述凹部配置成当被定位在所述中间部段和通道 槽附近时将该中间部段和通道槽打开,以促使通过所述通道槽的流体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致 动所述杆的机构,所述机构从包括磁力源、螺线管和机电系统的集合中选 取。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成 封装并容纳所述长形体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配置成接纳所述长形体部的内部部分;
将所述壳体密封到所述长形体部、以防止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长形体部 之间的意外流体流动的多个密封件;
形成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长形体部流体连接、以使流体传送通过所 述壳体的至少一个流体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 邻近所述互连槽和通道槽布置,以限定通向所述长形体部外的流体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体部 由从包括玻璃、石英、硅和陶瓷的集合中选取的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槽相 对于所述多个内孔以从包括垂直、横向和倾斜的集合中选取的取向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2的微流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 通道槽相对于所述多个内孔以从包括垂直、横向和倾斜的集合中选取的取 向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特林投资公司,未经斯特林投资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9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