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9730.0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航;平野秀敏;奥田笃;大垣晴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047 | 分类号: | G03G5/047;G03G5/06;G03G5/14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感光 部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和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部件的处 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例如低价格和高生产率的优点,在支持体上设置使用有机材 料作为光导电材料(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的感光层(有机 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所谓“有机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作 为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变得越来越普遍。由于例如高灵敏性和材料设计 上的多样性的优点,具有由含有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和含有电 荷传输材料的电荷传输层组成的多层感光层,所谓“多层感光层”的 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在有机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中居主导地位。电荷产生 材料的例子包括光导电染料和光导电颜料。电荷传输材料的例子包括 光导电聚合物和光导电低分子量化合物。
在它们的表面上对电子照相感光部件直接施加电气外力和/或机 械外力,例如带电、曝光、显影、转印和清洁,因此要求电子照相感 光部件对于这些具有耐受性。具体地,要求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具有对 于由清洁刮刀或纸张引起的表面的刮擦和磨损的耐久性、对光的摩擦 记忆特性、对与邻接部件的摩擦起电的摩擦记忆特性、对由邻接部件 引起的裂纹和凹陷的耐受性以及对调色剂的抗粘合性。
上述各种问题之一是“摩擦记忆”现象。该现象是一种记忆现象, 其是作为经历来自分布的振动或接受来自下落的冲击时感光部件和邻 接该感光部件的清洁刮刀或者带电部件彼此摩擦的结果,由在感光部 件表面上产生的正电荷(正带电,plus charge)引起的。
鉴于这样的问题,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0-142813讨论了通过 引入具有在粘合剂的末端上取代的氟的苯基来减少与清洁刮刀的摩擦 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075517讨论了通过将特定结构的 电荷传输材料与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来抑制记忆发生的技 术。
另外,从降低感光部件和带电部件或刮刀之间摩擦的观点考虑, 可将改变感光部件的表面轮廓看作一种方式。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 开No.2001-066814讨论了使用设置有形状良好的凹凸部的冲模对电 子照相感光部件的表面进行压塑的技术。
发明内容
但是,即使使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0-142813和No.2000- 075517中说明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时,由于与带电部件的摩擦,特别 是在更苛刻的条件下,记忆仍时有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另外,当使用已经稍加改进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066814 中说明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时,对于具有浅凹陷部的感光部件,不能 降低感光部件表面和弹性带电部件或清洁刮刀之间的接触面积。结果, 可能得不到抑制摩擦记忆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易发生摩擦记忆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以 及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部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作为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 的表面中具有特定的凹陷部和特定的空穴传输材料,能有效地改善上 述问题,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涉及在支持体上具有感光 层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其中该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在表面层的整个表 面上每单位面积(100μm×100μm)具有100个或更多的彼此独立的 凹陷部,其中该凹陷部的短轴直径为Rpc且表示凹陷部的最内部和其 开孔表面之间距离的深度为Rdv,该凹陷部具有1.0或更小的深度与 短轴直径之比(Rdv/Rpc),并且该感光层包括电离电位为4.5eV~ 5.3eV的空穴传输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处理盒,其在支持体上一体地支持上述电子照相感 光部件和选自带电器件、显影器件和清洁器件的至少一种器件,该处 理盒可自由拆卸/安装到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
本发明还涉及电子照相装置,其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带 电器件、曝光器件、显影器件和转印器件。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可提供不易发生摩擦记忆的电子照相 感光部件,以及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部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由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进一步的特点 将变得明了。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出本发明中凹陷部形状实例的图(俯视图)。
图1B为示出本发明中凹陷部形状实例的图(俯视图)。
图1C为示出本发明中凹陷部形状实例的图(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哑铃杆
- 下一篇:组合喷射的高速水雾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