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及光缆配线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8177.9 | 申请日: | 2008-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7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今泉刚;大塚健一郎;贵志彰夫;渡边伸也;室园亮;大杉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连接 接续 系统 | ||
1.一种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具有:
壳体,其具有模块收容部;以及
连接模块,其可自由插拔地收容在前述模块收容部中,用于连 接第1光纤和第2光纤;
前述连接模块具有:模块主体;以及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它们安装在前述模块主体上,分别与前述第1光纤及前述第2光纤连 接,
该光缆连接用接续盒的特征在于,
前述连接模块还具有光纤连接部,其设置在前述模块主体内, 连接前述第1连接器和前述第2连接器,
前述模块收容部构成为可以收容多种前述连接模块,这些连接 模块的前述模块主体的构造相同而前述光纤连接部的连接功能不同,
在前述模块收容部中收容有多个前述连接模块,前述连接模块 中的至少两个是依次连接的,前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设置在 前述模块主体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光纤连接部具有下述功能中的任意一种:将前述第1连接 器和前述第2连接器直线连接的功能;在前述第1连接器和前述第2 连接器之间进行芯数变换并连接的功能;以及在前述第1连接器和前 述第2连接器之间进行光分支并连接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连接器及前述第2连接器设置在前述模块主体的一端 部,
前述模块收容部具有下述构造:将前述连接模块以相对于前述 壳体纵向放置的状态收容在前述模块收容部中,使前述第1连接器及 前述第2连接器面向前述壳体的前表面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连接器设置在前述模块主体的一端部,前述第2连接 器设置在前述模块主体的另一端部,
前述模块收容部具有下述构造:将前述连接模块以相对于前述 壳体纵向放置的状态收容在前述模块收容部中,使前述第1连接器及 前述第2连接器相对于前述壳体的前表面朝向左右两侧。
5.一种光缆配线系统,其架设在空中,在集线站侧光缆和用户 侧光缆之间进行光缆配线,
其具有:
第1光缆,其与前述集线站侧光缆连接;
第2光缆,其与前述用户侧光缆连接;
集线站侧接续盒,其连接前述集线站侧光缆和前述第1光缆;
用户侧接续盒,其连接前述用户侧光缆和前述第2光缆;以及
中间接续盒,其连接前述第1光缆和前述第2光缆,
该光缆配线系统的特征在于,
前述集线站侧接续盒、前述用户侧接续盒及前述中间接续盒, 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缆连接用接续盒构成,并且具有 种类互不相同的前述连接模块。
6.一种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用于连接第1光缆中的第1光纤 芯线和第2光缆中的第2光纤芯线,
其特征在于,具有:
分光模块部以及分支芯线模块部,其中,该分光模块部用于进 行光分支,该分支芯线模块部用于进行多芯/单芯变换;以及
主体部,其收容前述模块部,
在前述分支芯线模块部上设有第1连接器,其连接前述第1光 纤芯线,在前述分光模块部上设有第2连接器,其连接前述第2光纤 芯线,
前述第1光纤芯线、前述第2光纤芯线、前述分光模块部以及 前述分支芯线模块部按照如下顺序连接:
第1光纤芯线、第1连接器、分支芯线模块部、分光模块部、 第2连接器、第2光纤芯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分光模块部及前述分支芯线模块部形成彼此相同的外形形 状。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模块部层叠配置。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模块部构成为,可以围绕设置在前述第1连接器附近的旋 转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81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