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小逐渐变化的瓣环成形术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04584.2 申请日: 2008-02-08
公开(公告)号: CN101605511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A·卡潘提尔;D·阿达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主分类号: A61F2/24 分类号: A61F2/24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蓉民;陆惠中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小 逐渐 变化 成形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依照35U.S.C.§119(e)要求在2006年10月6日 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828,458的优先权。

本发明涉及修复性瓣环成形术环(prosthetic annuloplasty ring)或者一副环,特别是二尖瓣环(mitral annulus),其在不同的环口 大小是逐渐变化(增加)比例的。

发明背景

人的心脏有四个瓣膜:主动脉瓣膜、二尖瓣瓣膜、肺动 脉瓣膜和三尖瓣瓣膜。心脏瓣膜的各种疾病和某些基因缺陷可以损害 瓣膜固有的功能。如果不及时治疗,瓣膜的不当功能可能严重地使人 虚弱和甚至致命的,特别是如果患病的瓣膜是主动脉瓣膜(在左心室 与主动脉之间)或者二尖瓣瓣膜(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影响这些 瓣膜中的每一种的常见缺陷和疾病及其治疗一般是不同的。

二尖瓣瓣膜,以及较不常见的三尖瓣瓣膜,是易于变 形的,例如瓣膜环的扩大、腱索的撕裂和小叶下垂,其导致瓣膜机能 不全,其中瓣膜没有正确地关闭,那么产生了从左心室进入左心房的 回流或者倒流。二尖瓣或者三尖瓣瓣膜的形状或者结构的变形是可修 复的。因而,由于修复术的瓣膜有某些不足,这些不足有严重的影响 (如机械的瓣膜具有血栓栓塞的风险,并且它要求抗凝处理,而且生 物瓣膜有有限的耐用性),因此功能不适当的二尖瓣或者三尖瓣瓣膜的 理想地是进行修复而不是替换。

二尖瓣环是易受影响的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纤维和肌 肉组织交界区,其固定了前面和后面的二尖瓣小叶的外围铰链部分。 环具有两种主要的胶原性结构:(1)右纤维三角,其是中心纤维体的一 部分和位于房室膜性中隔、二尖瓣及三尖瓣瓣膜和主动脉根的交叉点; 和(2)左纤维三角,其在二尖瓣瓣膜和主动脉瓣膜的左冠状动脉尖的连 接点处。二尖瓣瓣膜有两个主要的小叶,大得多的前(或者主动脉) 小叶和较小的后(或者侧壁)小叶。前面的二尖瓣小叶跨越了接合处 (包括三角)之间的距离并且是大部分的左和非冠状主动脉瓣膜尖的 直接纤维延续。对着后小叶的后面的一半到三分之二的环主要是具有 很少或者没有纤维组织的肌肉,和通常含有三个(有时更多)由胎裂 或者“次接合处(subcommissures)”分隔开的扇形区。

在心脏收缩期间,二尖瓣小叶的自由缘彼此并列,并关 闭了各自的心房-心室通路。在心脏收缩循环期间腱索和乳头肌将小叶 保持在这个位置,以阻止小叶在左心房里面的凸起和开张。二尖瓣瓣 膜的功能性能力依赖于二尖瓣环、小叶、腱索、乳头肌、左心房和左 心室正确的协调互动作用。然而,当瓣膜或它的小叶是畸形的或者扩 大的,例如当环扩大时,小叶的边缘未能够相互碰到,在其间留下了 开口。这种开口可能涉及瓣膜小叶的横向分离和/或一个瓣膜小叶相对 于另一个小叶的挺起。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心室收缩期间瓣膜不起 作用的关闭导致血液回流或者渗漏到心房,并且最终导致泵效的减少。 为了补偿在二尖瓣瓣膜中的这种无效率,左心室必须更辛苦的工作, 以维持必要的心输出量。随着时间的过去,这种补偿机理一般会引起 心脏的肥大,随后膨胀,也就是膨胀的心脏,其可以导致充血性心力 衰竭。

在成年人群中二尖瓣回流是最常见的瓣膜障碍之一,且 一般涉及二尖瓣瓣膜环后三分之二的膨胀或者拉长,该部分对应于后 小叶。在进行外科手术评价患者中,心脏收缩性二尖瓣回流的最常见 病因是粘液性变性,也被叫做二尖瓣瓣膜下垂(29%到70%的病例), 或者总体而言,在美国至少有5-10%的人口受影响。女性大约是男性 的二倍。二尖瓣瓣膜下垂已被诊断为巴洛综合征、鼓起或者气球二尖 瓣瓣膜、下垂的二尖瓣瓣膜、下垂瓣膜综合征、粘液二尖瓣瓣膜、下 垂二尖瓣小叶综合征或者心脏收缩喀喇音综合征。二尖瓣瓣膜下垂的 综合征包括心悸、胸痛、晕厥或呼吸困难以及收缩期中期喀喇音(带 有或者不带有二尖瓣回流的收缩晚期杂音)。这些后来的发现在巴洛综 合征患者中一般会看得到,其中两种小叶的大量下垂和鼓起是常见的。 一些形式的二尖瓣瓣膜下垂似乎是遗传的,虽然这种疾病已经与马凡 氏综合征、格雷夫症和其它失调有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未经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