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0935.2 | 申请日: | 200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勋;金熙权;咸正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17/49 | 分类号: | H01J17/4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有;吴亦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在由障壁(barrier rib)分隔的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体层和多个电极。
当对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施加驱动信号时,放电单元内部发生放电。换言之,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通过对放电单元施加驱动信号来放电时,在放电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这由此导致位于障壁之间的荧光体发光,因此产生可见光。由于所述可见光导致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屏幕上显示图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位于所述前基板的相反侧的后基板;位于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之间用以分隔放电单元的障壁;和位于所述放电单元中的荧光体层,所述荧光体层包含荧光体材料和添加剂材料,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含发射红光的红色荧光体层、发射绿光的绿色荧光体层和发射蓝光的蓝色荧光体层,所述蓝色荧光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红色荧光体层的厚度,并且所述蓝色荧光体层的粒子尺寸与所述红色荧光体层的粒子尺寸不同。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所述添加剂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镁(MgO)、氧化锌(ZnO)、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氧化钇(Y2O3)、氧化铝(Al2O3)、氧化镧(La2O3)、氧化铕(EuO)、氧化钴、氧化铁、或CNT(碳纳米管)。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所述添加剂材料的粒子中的至少其一位于所述荧光体层的表面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荧光体层 和所述障壁二者与所述后基板之间的下部介电层,其中所述添加剂材料的粒子中的至少其一位于所述荧光体层和所述下部介电层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其中在所述红色荧光体层、所述绿色荧光体层和所述蓝色荧光体层中的至少其一中省略所述添加剂材料。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其中当所述障壁的高度是H和所述放电单元的间距是L时,在对应于所述障壁高度的一半(H/2)的位置处测量的所述荧光体层侧面处的厚度大于在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间距的一半(L/2)的位置处测量的所述荧光体层下部的厚度。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蓝色荧光体层的所述粒子尺寸大于所述红色荧光体层的所述粒子尺寸。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其中基于所述荧光体层的体积的所述添加剂材料体积百分比基本处于2%和40%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蓝色荧光体层的厚度对所述红色荧光体层的厚度的比率基本处于1.01和1.32之间。
现在将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描述,所述实施方案的示例在附图中说明。
图1是示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可包括:设置有彼此平行的扫描电极102和支持电极103的前基板101以及设置有与扫描电极102和支持电极103交叉的寻址电极113的后基板111。
上部介电层104可位于扫描电极102和支持电极103上,以限制扫描电极102和支持电极103的放电电流并且提供在扫描电极102和支持电极103之间的电绝缘。
在上部介电层104上可设置保护层105以利于放电调节。
下部介电层115可位于寻址电极113上,以覆盖寻址电极113和提供寻址电极113的电绝缘。
在下部介电层115上可设置条型、井型、△型、蜂窝型等的障壁112以分隔放电空间(即,放电单元)。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1之间可设置发射红(R)光的红色放电单元、发射蓝(B)光的蓝色放电单元和发射绿(G)光的绿色放电单元等。
图2是示出每个放电单元中荧光体层厚度的示意图。
荧光体层114可位于被障壁112分隔的放电单元内部以发射可见光用于在寻址放电期间的图像显示。例如,分别发出红色、绿色和蓝色光的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114R、114G和114B可位于放电单元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串联补偿环形调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