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酸性腐蚀性环境下屋面水平支撑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3409.0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E04B1/64;E04H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腐蚀性 环境 屋面 水平 支撑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在酸性腐蚀性环境下屋面水平支撑的连接结构,属于屋面支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钛工业厂房的结构设计中,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酸性腐蚀的介质,如氯化氢、氯气等气体。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规范要求,不应采用现有的屋面水平支撑结构,即不能采用由背靠背焊接的角钢为受力构件。为满足酸性腐蚀性环境,现多采用钢管替换现有背靠背焊接的角钢,但由于支撑杆与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的连接均为空中作业,采用现有的直接焊接方式连接管状的支撑杆,则存在现场拼接安装较困难、不经济、不合理、施工周期长等缺点。
发明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节约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短的在酸性腐蚀性环境下屋面水平支撑的连接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支撑杆,在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下设置有屋面水平支撑,在设置有屋面水平支撑位置的筋混凝土屋架处连接有两块主连接节点板,在每块主连接节点板上连接有1根或2根支撑杆,除连接在主连接节点板上的支撑杆外,其余支撑杆通过次连接节点板与主连接节点板连接。
屋面水平支撑为钢管支撑构件。
支撑杆钢管构件。
在支撑杆与主连接节点板或次连接节点板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卡口槽,卡口槽卡接在主连接节点板或次连接节点板上。
在支撑杆端部连接有6~8mm厚的钢板。
在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上连接有角钢,主连接节点板连接在角钢上。
支撑杆与主连接节点板或次连接节点板连接方式为先螺栓连接再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有屋面水平支撑位置的钢筋混凝土屋架处连接有两块主连接节点板,在每块主连接节点板上连接有1根或2根支撑杆,除连接在主连接节点板上的支撑杆外,其余支撑杆通过次连接节点板与主连接节点板连接。这样的连接结构在施工时可先将一根支撑杆与主连接节点板在地面连接,连接后吊装,第二根支撑杆在空中连接,在连接第三根支撑杆时,可先在第三根支撑杆上连接一块次连接节点板,通过次连接节点板与主连接节点板连接,这样就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连接节点板带来的安装困难、费时不经济等问题;屋面水平支撑的支撑杆采用钢管支撑构件,这样可以保证构件节点的完整性及构件的防腐要求。在支撑杆与主连接节点板和次连接节点板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卡口槽,卡口槽卡接在主连接节点板和次连接节点板上;这种连接方式可使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更稳定;在支撑杆端部连接有6~8mm厚的钢板,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腐性。在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上连接有角钢,主连接节点板连接在角钢上,这样的设计可使安装更加简单化;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大量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量、缩短工程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对于有酸性介质作用的强、中腐蚀等级的车间,采用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1,和管状支撑杆2,在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1下设置有屋面水平支撑3,屋面水平支撑3为钢管支撑构件,在地面将主连接节点板4先焊接在第一个支撑杆2上,然后将第一个支撑杆2吊装在设置有屋面水平支撑3位置的筋混凝土屋架1上,在折线形钢筋混凝土屋架1上连接有角钢6,主连接节点板4支承在角钢6上,用安装螺栓固定;支撑杆2与主连接节点板4和次连接节点板5连接时,先在支撑杆2的端部开设一个卡口槽,然后将卡口槽卡接在主连接节点板4和次连接节点板5上,卡接好后先用螺栓固定连接再进行焊接;固定好主连接节点板4后,将第二个支撑杆2也连接在主连接节点板4上,连接方式与第一支撑杆相同;除连接在主连接节点板4上的第一个、第二个支撑杆2外,其余的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先在其余支撑杆2上连接次连接节点板5,然后将连接有次连接节点板5的支撑杆吊装,次连接节点板5支承在主连接节点板4上,用安装螺栓将主连接节点板4与次连接节点板5固定后再焊接;连接好支撑杆2后,在支撑杆2端部焊接6~8mm厚的钢板将钢管口进行封堵,这样可提高抗酸腐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单环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抽取式纸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