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压重塔筒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3296.4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攀峰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7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重塔筒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基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力发电工程等高耸结构中,基础通常为独立基础,其直径可达19m、高度可达3m以上,具有受力性能不够好,造价高,体积大,易产生混凝土裂缝,施工周期长,施工困难,稳定性差,不环保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压重塔筒基础,要解决传统风力发电工程等高耸结构的基础受力性能不够好,造价高,体积大,易产生混凝土裂缝,施工周期长,施工困难,稳定性差,不环保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压重塔筒基础,其塔筒基础是与塔筒相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塔筒基础由顶板、底板、横隔墙、纵隔墙、内筒墙和外筒墙组成多腔室钢筋混凝土箱基,顶板的下表面有底模,各腔室内填充有压重材料。
所述内筒墙和外筒墙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压重材料可以为砂、素土、卵石、碎石、矿渣、炉渣、磷渣、碱渣、煤矸石、冶金废渣、建筑垃圾、灰土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底模的材料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水泥砂浆、塑料、聚苯板或砖。
所述塔筒基础与塔筒的连接可以是预埋件连接、插入式连接、直埋式连接或钢筋混凝土直接连接。
所述内筒墙内可以有预埋件,且预埋件的上端穿过顶板与塔筒固定连接。
所述预埋件可由竖向钢筋和顶部的预埋件顶板焊接而成。
所述内筒墙内可以有直埋件,且直埋件的上端穿过顶板与塔筒固定连接。
所述直埋件由竖向钢板和竖向钢板两侧固定连接的栓钉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受力性能更好,较原独立基础提高了刚度,增大了水平侧压力,有利于防止基础的水平侧移。
2、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用量,节约了造价。
3、在施工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小体积混凝土施工,并可防止施工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
4、本实用新型中的压重材料平整夯实后可兼作顶板的底模,既节省材料,又便于施工。
5、本实用新型使得整个结构的重心下移,稳定性好。
6、本实用新型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或其它建筑物的塔筒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剖面示意图。
图5是预埋件连接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直埋式连接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钢筋混凝土直接连接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塔筒、2-顶板、3-底板、4-压重材料、5-横隔墙、6-纵隔墙、7-内筒墙、8-外筒墙、9-预埋件、10-竖向钢板、11-栓钉、12-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所示,这种自压重塔筒基础,其塔筒基础是与塔筒1相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塔筒基础由顶板2、底板3、横隔墙5、纵隔墙6、内筒墙7和外筒墙8组成多腔室钢筋混凝土箱基,各腔室内填充有压重材料4,其压重材料4为砂、素土、卵石、碎石、矿渣、炉渣、磷渣、碱渣、煤矸石、冶金废渣、建筑垃圾、灰土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内筒墙7内有预埋件9,且预埋件9的上端穿过顶板2与塔筒1固定连接。内筒墙7和外筒墙8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重材料平整夯实后可兼作顶板的底模,底模的材料可以为素混凝土、水泥砂浆、塑料、聚苯板、砖等密实的压重材料或者上述材料的组合物。
实施例二参见图3、图4所示,所述内筒墙7和外筒墙8为矩形。
自压重塔筒基础根据工程功能的需要,有多种施工方法。
所述塔筒基础与塔筒1的连接可以是预埋件连接、插入式连接、直埋式连接或钢筋混凝土直接连接。
塔筒基础和塔筒可以由预埋件连接,参见图5,预埋件9由竖向钢筋和顶部的预埋件顶板焊接而成,预埋件9的上端穿过顶板2与塔筒1固定连接。参见图6,塔筒基础和塔筒连接为直埋式连接,直埋件由内筒墙7内埋设的竖向钢板10和竖向钢板10两侧固定连接的栓钉11连接而成,竖向钢板10的上端穿过顶板2、与塔筒1固定连接。
塔筒基础和塔筒也可以为插入式连接。
参见图7,塔筒基础和塔筒连接还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直接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攀峰,未经姚攀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箱型同层给排水装置
- 下一篇:煤矿轨道小地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