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燃气体的管路压力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845.6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6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辅民;杨泽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1/00 | 分类号: | F23N1/00;F23K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冬 |
地址: | 617067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 气体 管路 压力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气体的管路压力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向燃烧装置输送可燃气体的管路的压力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现有气体燃烧装置中的管路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管路上沿气体输送方向设置有:入口压力传感器、入口安全切断阀组、压力控制阀、出口压力传感器、出口放散单元,其在压力控制阀前的是入口段,在后的是出口段。系统控制单元根据入口和出口压力传感器信号差对压力控制阀开启状态进行调节以稳定出口压力;出口放散单元在出口压力超高限时对入口安全切断阀后的管道进行快速卸压;入口安全切断阀设置在管路的入口段,当管路入口压力超高限或低限的时候关闭入口与管网的连接以保护系统。
在现有系统应用中,由于控制单元反馈时间上的滞后及阀门动作上的滞后,当管道气体压力出现较大波动,如燃烧装置开启或关闭时的气体瞬间用量变化,或者入口压力波动,致使调整幅度较大时,将导致管道出口压力出现较大波动,如:气压过低而压力控制阀调整滞后会引起燃烧装置的工作不稳定,并易对燃烧装置造成损坏;而气压过大而压力控制阀调整滞后,将导致出口放散单元的开启,但其开启滞后将造成系统安全隐患,而其关闭滞后可能导致管路出口负压引起空气倒灌并引起管路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控制单元及阀门的滞后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稳定出口压力的管路压力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了在主管路上设置入口压力传感器、入口安全切断阀组、压力控制阀、出口压力传感器、出口放散单元外,还加设了绕过压力控制阀并与主管道并列且设置有稳压阀组的稳压旁通管路。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出口压力过低或负压且超过稳压阀组的设定时,稳压阀组使该旁通管路接通,对系统动作的相对滞后进行补偿,从而迅速稳定管路出口压力,实现了出口压力的快速稳定。
为了能够满足出口压力过低和负压时的不同要求,还可以设置绕过入口安全切断阀与主管路并列且设置有补压阀组的补压旁通管路。实现了压力过低时的稳压值和负压安全值的单独设定,避免了将稳压旁通管路入口设置在安全切断阀之前且同时满足负压时的安全要求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减少系统出现负压的可能,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水封箱,该水封箱上设置有一端与主管路出口端连通而另一端被水封所密封的水封管路,及与水封箱的连接位置高于水封液面的放散管路。在出口压力过大时快速卸压,从而减少出口放散单元的开启频率,降低了出现负压的可能。
而为了进一步阻止助燃气体进入水封箱引起安全隐患,还设置了向水封箱内通入阻燃气体的阻燃气体管路。使水封箱内一直处于正压状态,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现有技术的系统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主管路1上沿气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了入口压力传感器2、入口安全切断阀组3、压力控制阀5、出口压力传感器7、出口放散单元9,入口安全切断阀组3包含两个安全阀和一个放散单元4,并设置有绕开压力控制阀5且与主管路1并列的稳压旁通管路8。稳压旁通管路8的入口设置在入口安全切断阀组3和压力控制阀5之间,出口在压力控制阀5之后,其上设置有自立式减压阀6,该阀也可以用其他能够自动快速开关且可调节气流量的阀或者阀组代替,如一个切断阀和一个机械式减压阀组成的阀组。自立式减压阀6出口压力设定为主管路1的出口压力,当出口压力小于自立式减压阀6的设定值时,其迅速开启并调节稳压旁通管路6的气流量,从压力控制阀5前引入气体对动作相对滞后的压力控制阀5的调节进行补偿,实现出口压力的稳定。而该稳压旁通管路8的入口设置也避免了入口绕过安全切断阀3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DCP密钥写入装置
- 下一篇:起重设备二次压力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