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布机的单体辗布轴套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2816.X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5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林进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泳立(厦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88 | 分类号: | D04B15/88;B65H23/34;B65H23/00;B65H18/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 为 |
地址: | 3610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布机 单体 轴套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布机的单体辗布轴套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为一体成型具有弹性材质制成的轴套,可防止成布两边折缘在辗压时留下形变压痕,且调整、装卸便利及结构精简、提升产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圆编织机所编织完成的成布呈长条管袋状,故须经整平收卷成捆以方便运送、储存、染整等相关作业的进行,且成布收卷时必须对叠辗压使其平整,然而,成布的两边缘亦必须避免产生过度辗压且无法消除的折痕,以免形成压痕无法消除形成废料而需裁除,由于成布的生产尺寸不一,其收布的辗布套筒无法以单一长度尺寸符合成布各种不同宽幅辗整的需求。故,常在辗布套筒两端部套设可调整的轴套,以配合不同宽幅的成布辗整卷收作业。
常见卷布机辗布轴套结构,为中国台湾新型第M330295号(申请第096216949号)注册案,其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轴套6由两金属的半圆片61、62组成,并在两半圆片61、62外表布设胶体63,在轴套6向外侧边的胶体63上形成弧圆631,所述半圆片61上贯设有螺孔64与穿孔65,所述半圆片62则对应贯设有螺孔66,将两半圆片61、62以固定螺丝67螺入螺孔64、66锁固,并以定位螺丝68配合穿孔65使轴套6定位在辗布轴7上。
当使用时,如图1所示,两相对逆向转动的辗布轴7中段设有辗布套筒71,而轴套6套设在其中一辗布轴7的两端(图中只以其中一端表示),将轴套6有弧圆631的一端转向外侧,另一端则靠在调整套轮8侧边固定,再利用其中一辗布轴7以驱动皮带(图中未示)带动卷布轴9转动,利用卷布轴9的转动卷收成布4使由两辗布轴7间穿过整平,并卷收在卷布轴9上而完成卷布的动作,因轴套6外侧设有弧圆631,在成布4横跨轴套6一部分面积的情况下,可避免卷收的成布4两边折缘产生辗压折痕。
然而,前述的卷布机辗布轴套结构,但其在使用时不免有下述缺点:
1)、成布4在辗整过程中虽不虞将两布边的折边辗压变形,但前述此种轴套6的结构,须先制作半圆片61、62,再将胶体63以射出包覆成形结合,轴套6需要经过二次加工,造成制作过程繁锁、产制成本增加。
2)、常见的轴套6由两金属的半圆片61、62组成,再将两半圆片61、62以固定螺丝67锁固,并以定位螺丝68使轴套6定位在辗布轴7上,此种组装方法所需零件多,组装过程繁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布机的单体辗布轴套改进结构,当成布在辗整作业时,固定轴套缩小的直径并未接触成布的两边折缘,可避免成布的两边缘产生严重且无法消除的形变折痕,以维护成布的良好品质,且其为一体成型具弹性材质制成的中空套轮,可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布机的单体辗布轴套改进结构,是在一开设有定位槽的辗布轴上滑套数个调整套轮、并套设固定轴套,其特点是:所述固定轴套为一体成型且由弹性材质制成的中空套轮,于较小外径端的一侧缘凸设定位部,此固定轴套有侧边设有开放部,该开放部的一侧设有上结合部,另一侧对应设有下结合部,且上结合部与下结合部经锁固螺丝旋入锁固;将固定轴套一侧的开放部撑抵开,使固定轴套由开放部撑抵开后套入辗布轴。
如此,当成布在辗整作业时,固定轴套缩小的直径并未接触成布的两边折缘,可避免成布的两边缘产生严重且无法消除的形变折痕,以维护成布的良好品质,且其为一体成型具弹性材质制成的中空套轮,可降低制造成本;欲调整套设在辗布轴上的调整套轮时,仅需将固定轴套卸下,即可快速调整移动调整套轮至所需位置,待调整套轮移动完成其定位后,再将固定轴套锁固在辗布轴的特定位置上,即可达成快速、便利调整的功效;利用固定轴套为具有弹性材质且以一体成型制成,因此不需要另外再加工包覆胶体在固定轴套上,更不需要由多个零件组装,其结构精简,可提升产质。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运用原理与产生的功效则参照下列依图标的说明,即可达成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见的卷布机辗布轴套轮结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2是常见的卷布机辗布轴套轮结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图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状态剖视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状态剖视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具体实施组合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泳立(厦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泳立(厦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八横八竖尼龙编织网格面料
- 下一篇: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