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801.3 | 申请日: | 200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应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强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09 |
代理公司: | 永康市联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伟凯 |
地址: | 321200浙江省武义县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钳式压力锅一般通过两夹钳将锅体和锅盖锁紧或解锁。如中国专利00216103.6号便公开了“一种旋转夹钳式压力锅”。在该技术方案中,旋转夹钳式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限压阀总成、安全阀总成。锅盖上设置至少一对相对配置径向活动安装的夹钳,以及控制夹钳开启和闭合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旋把以及与旋把相配合的旋块,旋块上带有弧形槽,夹钳与拉杆的一端固定,拉杆的另一端通过拉杆套轴嵌入旋块上的弧形槽内。外罩内设有确保拉杆沿径向移动的导向槽。其通过夹钳在锅盖上的径向移动,实现开启或闭合锅盖。但其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确保拉杆沿径向移动的导向槽设在外罩内,当锅盖与外罩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时,会造成夹钳径向移动不可靠。
2、由于采用一段式拉杆,旋块带动拉杆移动,拉杆与导向槽接触产生的阻力迫使拉杆径向移动,使得夹钳的开启和闭合操作较费力,使用不方便。
3、为使导向槽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拉杆的摩擦,带导向槽的外罩一般用金属材料制成,使得上述压力锅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钳移动工作可靠、操作轻便、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口部设有凸缘,锅盖上设有限压阀、止开阀和至少两个可径向移动的夹钳,旋把旋转带动拉杆,拉杆带动夹钳以开启或盖合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包括外拉杆和内拉杆,外拉杆与内拉杆相铰接,外拉杆另一端与夹钳固定,内拉杆另一端由旋把带动,锅盖和外拉杆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开启锅盖时,转动旋把,旋把旋转带动内拉杆,内拉杆推动外拉杆,由于外拉杆与内拉杆相铰接且锅盖和外拉杆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机构,从而使夹钳沿径向向外移动,实现开启锅盖。反向转动旋把则进行合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锅盖和外拉杆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机构,其可使夹钳径向移动十分可靠,同时降低压力锅的制造成本。由于拉杆包括外拉杆和内拉杆,外拉杆与内拉杆相铰接,该铰接点的转动摩擦力和外拉杆限位机构处的摩擦力要远低于背景技术中弧形槽和外罩中导向槽的摩擦力,使得本实用新型锅盖的开启和闭合操作十分轻便,使用更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拉杆另一端与带连接柱的转动片相铰接,旋把上设有连接柱插入孔。采用上述结构将内拉杆与旋把相连,其结构简单,同时,保证旋把与内拉杆间传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至少一个外拉杆上设有止开阀开孔,锅盖上设有限压阀开孔。使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具有安全止开和限压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锅盖上的限位块和设于外拉杆上的长形孔。限位机构采用上述结构,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能可靠的限定外拉杆和夹钳的径向移动,保证锅盖工作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块是焊接于锅盖上的两圆柱形限位柱。其可在保证限位可靠的情况下,减小外拉杆与限位柱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盖状态结构示意图(除去旋把)。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盖状态结构示意图(除去旋把)。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把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1和锅盖2,锅体口部设有凸缘,锅盖上设有限压阀3、止开阀4和至少两个可径向移动的夹钳5,旋把6旋转带动拉杆,拉杆带动夹钳以开启或盖合锅盖。拉杆包括外拉杆7和内拉杆8,外拉杆7与内拉杆8相铰接,外拉杆7另一端与夹钳5固定,内拉杆8另一端由旋把6带动,锅盖2和外拉杆7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机构。外拉杆7上设有一个止开阀开孔9,锅盖上设有限压阀开孔10。
内拉杆8另一端与带连接柱11的转动片12相铰接,旋把上设有连接柱插入孔13。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锅盖上的限位块和设于外拉杆上的长形孔14。限位块是焊接于锅盖上的两圆柱形限位柱15。
由于锅盖和外拉杆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机构,其可使夹钳径向移动十分可靠,并减小外拉杆与限位柱间的摩擦,降低压力锅的制造成本。由于拉杆包括外拉杆和内拉杆,外拉杆与内拉杆相铰接,该铰接点的转动摩擦力和外拉杆限位机构处的摩擦力要远低于背景技术中弧形槽和外罩中导向槽的摩擦力,使得本实用新型锅盖的开启和闭合操作十分轻便,使用更方便。且内拉杆与旋把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强,未经应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