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矿灯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410.1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邱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仕东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7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灯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矿灯保护器,具有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和短路保护功能,属于电子技术或矿用产品安全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锂电矿灯保护器都采用在印刷线路板上,贴上一片锂电保护芯片和一片场效应管芯片所构成。一片场效应管芯片由两个场效应管构成。两个场效应管串联在电路里,其在额定充电压降为100mV时,通过的允许充电电流为1.3安培,而一般矿灯的额定容量为4-6Ah,要求其额定充电电流为2.5A,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要求。另外,由于线路板裸露在外,在运输及安装的过程中,难免造成损坏,给产品的安全带来隐患。在过充的状态下,电池温度上升能量将过剩,于是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因内压上升而导致有发火或破裂的危险;在过度放电的状态下,电解液因分解导致电池特性劣化及耐久性劣化(即充电次数降低)。已有的锂电矿灯保护器已不能保证矿灯的使用安全和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范围广,一般锂电矿灯都能使用的、安全的矿灯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密封的绝缘外壳里,场效应管芯片U2的漏极D1和漏极D2串联连接;场效应管芯片U3的漏极D1和漏极D2串联连接;场效应管芯片U2的源极S1、源极S2、栅极G1、栅极G2、漏极D1、漏极D2和场效应管芯片U3的源极S1、源极S2、栅极G1、栅极G2、漏极D1、漏极D2并联连接;电池的正极与矿灯负载的正极共用一根引出线引出,其在电路中的一端与稳压电阻R1连接;稳压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芯片U1的电源正极引脚及滤波电容C1相连接;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芯片的电源负极引脚、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源极S1及电池的负极相连接,电池的负极用一根引出线引出;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放电保护引脚与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栅极G1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充电保护引脚与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栅极G2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流保护检测端子与检测电阻R2连接;检测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源极S2及矿灯负载的负极连接,矿灯负载的负极用一根引出线引出。检测电阻R2大于4K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锂电保护器密封在绝缘外壳里,避免了在运输及安装的过程中的损坏,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场效应管芯片两片并联连接在一起,满足了其额定充电电流为2.5A的要求。检测电阻R2大于4KΩ,保证了1.2倍的额定充电电流,线路不被切断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锂电矿灯保护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为图2的I-I剖视图。
图2、图3中的,1.检测电阻R2,2.电池保护芯片U1,3.稳压电阻R1,4.滤波电容C1,5.场效应管芯片U2,6.场效应管芯片U3,7.印刷线路板,8.环氧树脂,9.绝缘外壳,10.引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B+、B为电池的正、负极,P+、P-为矿灯负载的正、负极;场效应管芯片U2的漏极D1和漏极D2串联连接;场效应管芯片U3的漏极D1和漏极D2串联连接;场效应管芯片U2的源极S1、源极S2、栅极G1、栅极G2、漏极D1、漏极D2和场效应管芯片U3的源极S1、源极S2、栅极G1、栅极G2、漏极D1、漏极D2并联连接;电池的正极与矿灯负载的正极共用一根引出线引出,其在电路中的一端与稳压电阻R1连接;稳压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芯片U1的电源正极引脚及滤波电容C1相连接;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芯片的电源负极引脚、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源极S1及电池的负极相连接,电池的负极用一根引出线引出;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放电保护引脚与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栅极G1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充电保护引脚与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栅极G2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流保护检测端子与检测电阻R2连接;检测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芯片U2、U3的源极S2及矿灯负载的负极连接,矿灯负载的负极用一根引出线引出。检测电阻R2大于4KΩ。
图2所示实施例中,锂电矿灯保护器是密封于绝缘外壳(9)里,环氧树脂(8)为密封物,三根引出线(10)焊接于印刷线路板(7)上,场效应管芯片U2(5)和场效应管芯片U3(6)上下并联焊接在一起。
工作原理:在充电状态下,当电池电压达到过充保护电压时,能自动切断充电电路;在放电状态下,当电池电压下降到过放保护电压时,能自动切断放电电路,直到电池电压恢复后或再次充电时,过放电保护解除。当矿灯负载过大时,通过检测过流保护检测端子的电压,达到电池保护芯片的过流保护的电压值时,能自动切断放电电路,直到过流故障解除。当矿灯负载短路时,通过检测过流保护检测端子的电压,达到电池保护芯片的短路保护电压值时,能自动切断放电电路,直到短路故障解除。检测电阻R2大于4KΩ,保证了1.2倍的额定充电电流,线路不被切断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仕东,未经邱仕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