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折叠门的双头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1720.1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5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詹惇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惇昇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E05D5/02;E06B3/4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 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折叠门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尤指一种适用于折叠门的双头铰链,其具有一体成型的双头固定座以及一体成型的双头铰接架以令双头铰链可稳固的安装于滑轮装置与门板之间。
背景技术:
折叠门常应用于橱柜等家具,可供使用者以水平推拉方式开启折叠门,折叠门为两相互枢设的门片,当折叠门被开启时,两门片被推压至橱柜的一侧而呈折叠状态。
于橱柜的中横向固定有一上轨道与一下轨道,在上轨道与下轨道上分别以可滑动方式设置有一对上滑轮组件与一对滑轮组件,各上滑轮组件与下滑轮组件分别与相对应的门片相互固定,借此令门片可在被向左或向右边推挤时,进行开启与折叠的动作。
现有的上滑轮组件具有一固定座、一滑轮座以及复数滑轮,该固定座与相对应门片相固定,该滑轮座透过单一螺杆悬立设置在固定座之上,滑轮则枢设在滑轮座之上并且在上轨道中滚动或滑动。然而,仅仅透过单一螺杆而悬立的滑轮座极易相对固定座产生摇晃,导致固定座与滑轮座呈现相对歪斜,令滑轮偏离上轨道中心之外,导致滑轮与上轨道侧壁产生摩擦,造成折叠门拉折时不顺畅,久而久之上滑轮组件磨损甚至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折叠门铰链为单头型式,当以两个铰链设置于门板与滑轮装置之间时,会有无法令精准两铰链相互对位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折叠门的双头铰链,其具有一体成型的双头固定座以及一体成型的双头铰接架以令双头铰炼可稳固的安装于滑轮装置与门板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折叠门的双头铰链,其包含有:双头固定座,具有一用于固定在一滑轮装置上的固定板以及二枢接部,该固定板呈长条状,两枢接部形成在固定板上;二链节,分别枢设在相对应的枢接部上,各链节分别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端枢设在相对应的枢接部;二簧片,具有弹性,分别枢设在相对应的枢接部,各簧片分别具备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簧片第一端枢设在相对应的枢接部;以及一双头铰接架,与链节以及簧片相互枢设,且具有一连结板以及二铰接部,该连结板为长条状且用于连结到一门板上,两铰接部形成在连结板上,各铰接部分别与其中一链节的第二端以及其中一簧片的第二端相互枢设。
前述簧片呈弧形状。
前述双头固定座的各枢接部分别贯穿形成有一主轴孔与一副轴孔,各链节第一端贯穿形成有一第一穿孔且第二端形成有一第二穿孔,各簧片第一端贯穿形成有一第一枢孔且第二端形成有一第二枢孔,双头铰接架的各铰接部上贯穿形成有一主穿孔以及一副穿孔,此外双头铰链具有二第一枢轴、二第二枢轴以及二U形轴,各第一枢轴分别穿过相对应主轴孔以及第一穿孔,各第二枢轴分别穿过相对应副轴孔以及第一枢孔,各U形轴具有二轴杆,其中一轴杆穿过相对应的第二穿孔以及主穿孔,另一轴杆穿过相对应的第二枢孔以及副穿孔。
前述各铰接部为隆起状,各铰接部一侧分别形成有一容室以容纳相对应的枢接部、链节以及簧片。
如此,双头固定座具有两枢接部以便与滑轮装置相互固定,而双头铰接架具有二铰接部以与门板相互固定,藉此,双头铰链能负载的重量增大,且双头铰链施加于门板的作用力均衡分散于铰接部、相对应的链节以及簧片上,可避免作用力过度集中造成铰链断裂等问题。此外,双头固定座以及双头铰接架在制作时是以自动加工装置加工,符合欧洲自动生产规格32系列,因此两枢接部以及两铰接部均是精准对位,故双头铰链相较于传统单头铰链以人眼不精准地对位两个铰链而言,可具有更高的组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一橱柜的实施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3是图2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2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操作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双头铰链 10双头固定座
11固定板 12副轴孔
13主轴孔 15枢接部
20簧片 21第一枢孔
23第二枢孔 30链节
31第一穿孔 33第二穿孔
40U形轴 50双头铰接架
51连结板 52副穿孔
53主穿孔 55容室
70下滑轮装置 80上滑轮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惇昇,未经詹惇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玻璃压槽铝型材
- 下一篇:一种自动碰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