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1114.X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通讯及计算机等系统技术的综合应用,不论台式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其功能越来越强大,计算机主机的设计也更为复杂,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日益加快,为适应此发展趋势,业界一般采用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上,这样便于维修和更新。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容置在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围设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加强片、枢接在金属加强片一端用于抵压晶片模组的压板,以及枢接在金属加强片另外一端可与压板扣合的拨杆。所述电连接器使用拨杆来扣合压板,因此印刷电路板上需要保留一定空间给拨杆,而无法很好满足电连接器日益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另外,金属加强片上需要设置固定和枢接拨杆的结构,这使得金属加强片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加工制造比较麻烦。
另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82369号揭示了一种可组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前缘设有螺孔的底框、可掀开及盖合并枢接在底框的压框以及固定螺栓。压框前缘设有穿孔。固定螺栓通过垫片结合在压框前缘的穿孔中。压框盖合时,固定螺栓能拧入在底框的螺孔中,使压框压制在晶片模组上,将晶片模组稳定地固定在此电连接器上。此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需要底框来与压框连接,从而使电连接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另外,底框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成本较高。
鉴在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所述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节省印刷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空间且能降低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可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组设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位于绝缘本体一端的连接装置、一端枢接在所述连接装置上用于抵压晶片模组的压板,压板的另外一端延伸设有舌部,舌部设有通槽;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可预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旋钮;当旋钮处于开启位置时,可供压板舌部的通槽穿过;驱动旋钮使其转过一定角度进而卡设在压板舌部上表面,从而闭合压板。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节省了电连接器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占用空间;同时也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图,其中旋钮处于开启位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图,其中旋钮处于闭合位置。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中旋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式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其用于将晶片模组(未图示)固定到印刷电路板1上,其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的绝缘本体2、组设在印刷电路板1上并位于绝缘本体2一侧的连接装置4、枢接在连接装置4一端用于抵压晶片模组(未图示)的压板3及组设在压板3自由端用于扣合压板3的旋钮5。
绝缘本体2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上,其大致呈矩形构造,其包括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未图示)的收容部20及设在收容部20四周的侧壁21。绝缘本体2相对的一组侧壁21在中间位置设有拾取槽22,便于取下晶片模组(未图示)。
连接装置4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形成。连接装置4通过一对螺钉44固定在印刷电路板1上并安装在绝缘本体2的一端。连接装置4的两端设有结合孔40,用于收容螺钉44。连接装置4的中间位置处向上延伸出延伸部41,在延伸部41上部的中间处设有凹槽43。延伸部41在其底部设有枢接孔42,用于枢接压板3。
压板3设有前端31和后端32,为中空框体构造。压板3的前端31设有向前弯折倾斜的倾斜部310,倾斜部310进一步向前延伸设有舌部311。舌部311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大致呈“U”形通槽312,其可使压板3通过位于一开启位置的旋钮5下压至贴近印刷电路板1表面的位置。压板3后端32间隔设有两个向下弯折延伸的勾部34及位于两勾部34的中间向后延伸的条状定位部35,以防止压板3过度翻转而撞击印刷电路板1。勾部34与连接装置4的枢接孔42枢接,定位部35搭置在连接装置4的凹槽43上。压板3的两侧设有向下弯折并在组装后位于绝缘本体2外侧的侧壁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