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纤塑铝复合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41430.2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新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新显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毅明 |
地址: | 450003河南省郑州市经七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纤塑铝 复合管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管材,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纤塑铝复合管。
二、背景技术:
以前的冷、热水或蒸汽等介质的传输管道一般都是采用镀锌钢管,成本较高。后来随着塑料高分子技术的发展,塑料的强度和其它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之其具有成本低、耐腐蚀的优点,逐渐被广泛使用于冷、热水用管道管材。目前工业或民用建筑等广泛采用的是铝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兼具塑料管材防腐蚀性和金属管材强度高的优点,在建筑、石化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的玻纤复合管和铝塑复合管,相对于以前的纯塑料热熔管强度有了很大提高,降低了管路的热膨胀系数,但其仍然存在强度不够,膨胀系数大的问题,容易变形弯曲。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玻纤塑铝复合管,兼具聚丙烯玻纤复合管和聚丙烯塑铝复合管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了管材的强度,降低了管材的热膨胀系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玻纤塑铝复合管,含有聚丙烯外层,塑料内覆层,在聚丙烯外层和塑料内覆层之间设有铝管层和玻纤层,其中铝管层位于聚丙烯外层内侧,玻纤层位于铝管层内侧,聚丙烯外层和铝管层之间以及铝管层和玻纤层之间设有热熔胶粘接层。
一种玻纤塑铝复合管,含有聚丙烯外层,塑料内覆层,在聚丙烯外层和塑料内覆层之间设有铝管层和玻纤层,其中玻纤层位于聚丙烯外层内侧,铝管层位于玻纤层内侧,玻纤层和铝管层之间以及铝管层和塑料内覆层之间设有热熔胶粘接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玻纤塑铝复合管,外层为聚丙烯,为管路的承插式热熔连接提供了条件。热熔连接是目前管材和管件连接方式中最理想的连接方式,管材、管件同种材料间的分子结构相互渗透,连接密实,无渗漏。比其它类型的管材、管件间的机械连接方式更可靠,安全系数更高。避免了安装后的管路接头漏水、漏气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玻纤塑铝复合管,以玻纤管和铝管为支撑层,兼具聚丙烯玻纤复合管和聚丙烯塑铝复合管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复合管的强度,降低了管材的热膨胀系数,使管材的强度远远高于目前的普通聚丙烯玻纤复合管和普通的聚丙烯塑铝复合管,其热膨胀系数接近金属管材。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玻纤塑铝复合管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本实用新型玻纤塑铝复合管结构示意图之二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施例玻纤塑铝复合管,含有聚丙烯外层5,塑料内覆层1,在聚丙烯外层5和塑料内覆层1之间设有铝管层3和玻纤层4,聚丙烯外层5内侧为玻纤层4,玻纤层4内侧为铝管层3,铝管层3与其内侧的塑料内覆层1之间以及铝管层3与其外侧的玻纤层4之间设有热熔胶粘接层2。
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中标号同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意义相同,不重述。本实施例玻纤塑铝复合管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聚丙烯外层5内侧为铝管层3,铝管层3内侧为玻纤层4,铝管层3与其内侧的玻纤层4之间以及铝管层3与其外侧的聚丙烯外层5之间设有热熔胶粘接层2。
本实用新型玻纤塑铝复合管,外层为可热熔的聚丙烯材料,为管路的承插式热熔连接提供了条件;内层以玻纤管和铝管为支撑,兼具聚丙烯玻纤复合管和聚丙烯塑铝复合管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复合管的强度,降低了管材的热膨胀系数,使管材的强度远远高于目前的普通聚丙烯玻纤复合管和普通的聚丙烯塑铝复合管。施工时,将复合管端头的外表层和同材质的管接头的内表层同时热熔(采用专用热熔器)并承插连接,连接紧密,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管路连接接头处的漏水、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新显,未经程新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41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