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乳化液配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9009.8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杜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均新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3/08;B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0山东省宁阳县宁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配比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用乳化液配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是在壳体内加工一直径小于两端直径的细长孔,在细长孔中间加工一小孔与乳化油箱相连并装有调节阀,控制系统由PLC控制,管路系统全由负压引流、易堵塞,控制系统电子线路在井下潮湿工况下易出现故障;还有的配比器是采用液控阀控制,用密封件后阻力大灵敏度不高、且易老化产生漏液,因而致使配比失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人工配制乳化液配制比例不均匀,PLC控制电磁阀式配比器在井下潮湿工况下工作可靠性不高,电子线路易出故障的不足,和液控阀不灵敏、漏液失灵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机械式、方便调整、可靠性高的乳化液自动配比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泵轴、轴承装配于轴承座内,间隔板分别装配在轴承座的内孔两端,水轮机叶轮和排油叶轮分别装配在水轮泵壳和排油泵壳内,并分别固定在泵轴的两端,水轮泵壳和排油泵壳连同间隔板用螺栓分别固定在轴承座的两端法兰上,两个密封垫分别装配在水轮泵壳和排油泵壳内的泵轴的圆柱上和间隔板内孔之间,轴承座用螺栓固定在垫板上,进水调节阀一端接井下自来水管,另一端通过管路接水轮泵壳的进水口,出水调节伐一端通过管路接水轮泵壳的出水口,另一端接水截止阀,进油调节阀一端通过管路接乳化油箱,另一端接排油泵壳的进油口,出油调节阀一端通过管路接排油泵壳的出油口,另一端接油截止阀,水截止阀的出水端和油截止阀的出油端流入乳化液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井下潮湿的工况下,利用叶轮排水方便,能可靠地获得一定比例浓度的乳化液,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油泵壳2、排油叶轮3、乳化油箱4、进油调节阀5、出油调节阀6、间隔板7、螺栓8、进水调节阀9、出水调节阀10、密封垫11、水轮机叶轮12、油截止阀13、水截止阀14、水轮泵壳15、轴承16、乳化液箱17、轴承座18、螺栓19、垫板20、泵轴21、自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泵轴20、轴承15装配于轴承座17内,间隔板6分别装配在轴承座17的内孔两端,水轮机叶轮11和排油叶轮2分别装配在水轮泵壳14和排油泵壳1内,并分别固定在泵轴20的两端,水轮泵壳14和排油泵壳1连同间隔板6用螺栓7分别固定在轴承座17的两端法兰上,两个密封垫10分别装配在水轮泵壳14和排油泵壳1内的泵轴20的圆柱上和间隔板6内孔之间,进而形成一个水轮机和排水泵的联体结构,轴承座17用螺栓18固定在垫板19上,进水调节阀8一端接井下自来水管21,另一端通过管路接水轮泵壳14的进水口,出水调节伐9一端通过管路接水轮泵壳的出水口,另一端接水截止阀13,进油调节阀4一端通过管路接乳化油箱3另一端接排油泵壳1的进油口,出油调节阀5一端通过管路接排油泵壳1的出油口,另一端接油截止阀12,水截止阀13的出水端和油截止阀12的出油端流入乳化液箱16内。
使用时,利用井下自来水的压力能,驱动水轮机叶轮11作旋转运动,水轮机叶轮11旋转带动泵轴20旋转,进而带动排油泵壳1内的排油叶轮2旋转,再通过管路及调节阀、截止阀将乳化油箱内的乳化油3排入乳化液箱16,和从水轮泵壳14内流出的井下自来水流入乳化夜箱16混合配成一定比例的乳化液。比例的大小通过调节油、水调节阀来实现,经专用浓度测量仪测量合格后,油、水调节阀固定。补充乳化液时只需开启或关闭油、水截止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均新,未经杜均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9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改性PVC生物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