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咪唑烷生产中的含氨尾气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8285.2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平;王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泽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C01C1/2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咪唑 生产 中的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咪唑烷生产中的含氨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咪唑烷生产过程中即咪唑烷的合成反应步骤中会产生含氨尾气,已有技术是将含氨尾气直接排至外界,从而引发以下问题:一是影响环境;二是造成浪费,因为氨是可利用的资源,例如生成硫酸铵后可以作为原料回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必要对氨尾气加以回收,一则有利于保护环境,二则可发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氨尾气进行回收而藉以既体现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的咪唑烷生产中的含氨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咪唑烷生产中的含氨尾气处理装置,它包括一用于供咪唑烷生产过程中的废酸水引入的中和池;一设置在所述中和池上方的顶部具有排气管的净化塔,该净化塔内的中部设有填料层,净化塔的下部侧接有第一、第二管路的一端,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中和池相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风机的出气口相接,而风机的进气口与含氨尾气管路相接;一用于将所述的中和池中的液体引至所述的净化塔中的液循环装置,设置在中和池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和池的下部侧接有一回收管,回收管上设有回收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循环装置包括电机、循环泵、第三、第四管路和喷头,电机与循环泵组配并且安装在所述的中和池的上部,第三管路的一端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探入到中和池内,第四管路的一端与循环泵的出液口连接,另一端伸展到净化塔的上部,喷头有一组,配置在伸展到净化塔内的第四管路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填料层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液循环装置的作用下,将中和池中的废酸水引入净化塔,对由第二管路引入到净化塔内的含氨尾气喷淋,经第一管路返回至中和池,中和池中所生成的硫酸铵液体循环回用于咪唑烷生产中,而自净化塔的排气管排出的气体为净化后的达标排放气体,因此既体现了保护环境,又发挥了资源再利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附图,给出了一中和池1,在使用状态下,中和池1以地坪为载体,即安顿于地坪上,在中和池1的一侧下部即附图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的下部配有一回收管11,回收管11上设有回收阀111,当中和池1内的硫酸铵液体的浓度达到所需要求时,则开启回收阀111,将硫酸铵液体放出,经处理后回用于咪唑烷的生产工艺。在中和池1的另一侧即图示的左侧的上部联结有一废酸水引入管12,由该废酸水引入管12将咪唑烷生产工艺中所产生的废酸水引入中和池1内。
继续见附图,在中和池1的上方通过支架25设置净化塔2,该净化塔2的上方即塔顶窄缩形成有一排气管24,而净化塔2内的中部区域铺设填料层21,填料层21的材料例如采用活性炭或其它类似的材料。净化塔2的下部侧接有第一、第二管中22、23的一端,其中,第一管路22的另一端与中和池1连接并相通,而第二管路23的另一端与风机3的出气口连接,风机3的进气口与含氨尾气管路4连接,来自于咪唑烷生产的合成反应步骤中所用反应釜的含氨尾气经含氨尾气管路4引入到净化塔2的下腔中。
仍见附图,一套液循环装置5安装在中和池1上,具体是:将电机51与循环泵52按已有技术中的惯用方式组配并且置于中和池1的上部,将第三管路53的一端与循环泵52的进液口对接,第三管路53的另一端伸入到中和池1内,第四管路54的一端与循环泵52的出液口对接,另一端伸展到净化塔2内,并且对应于所述填料层21的上方,以及将一组喷头55以间隔分布状态地固定在第四管路54所位于净化塔2内的管体上。
申请人结合附图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咪唑烷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酸水由废酸水引入管12引至中和池1内,将咪唑烷生产中由合成反应而产生的含氨尾气经含氨尾气管路4并且在风机3的工作下通过第二管路23引入到净化塔2的下腔内,与此同时液循环装置5的电机51工作,使循环泵52通过第三管路53向中和池1中抽取废酸水,经第四管路54后由喷头55喷出,废酸水与含氨尾气相作用而回入净化塔2的下腔,由第一管路22引回至中和池1,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待中和池1中的硫酸铵的浓度达到所需程度时,则由回收管11放出回收,藉以回用于咪唑烷生产中。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含氨尾气与废酸水发生中和反应,因此不仅使排气管24外排的气体符合规定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而且使含氨尾气中的氨得到了有效回收,所以具有既环保又节约资源的双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泽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泽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