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氨尾气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8045.2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5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陆昌元;陆剑平;王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1江苏省常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氨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肌酸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氨尾气,已有技术是将含氨尾气直接排至外界大气,从而引发以下问题:一是影响环境;二是造成资源浪费,因为氨是可利用的资源,例如生成硫酸铵后可以作为原料而加以利用。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作为化工产品的生产行业,有必要对氨尾气加以回收而藉以体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肌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氨尾气回收而藉以体现保护环境和体现资源再利用的含氨尾气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含氨尾气回收装置,它包括一顶部带有搅拌器而底部设有出料口的反应容器,该反应容器的顶部还接续有一用于引入含氨尾气的含氨尾气引入管;一固液分离机构,该固液分离机构由第一管路与所述的出料口联结;一用于接受来自于所述的固液分离机构的滤液的滤液槽,配置在所述的固液分离机构的一侧,由第二管路与所述的反应釜联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液分离机构为离心脱水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管路上设有滤液提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电机和水泵,电机与水泵组配,水泵的进、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管路联结。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由含氨尾气引入管将来自于肌酸生产中的含氨尾气引入反应容器内与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的物料反应,然后由出料口引入固液分离机构分离,得到可再利用的原料,而滤液与第二管路引入反应容器,从而能体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附图,给出的反应容器1为反应釜,在该反应容器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器11,搅拌器11的搅拌轴111伸展到反应容器1的容腔中并且固设搅拌浆1111。同样地,在反应容器1的顶部还接续有一含氨尾气引入管13,由该含氨尾气引入管13将肌酸生产车间的含氨尾气引至反应容器1的容腔中,与加入的硫酸反应而生成硫酸铵。在反应容器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上设有出料阀121。固液分离机构2采用离心脱水机,该固液分离机构2由第一管路21与前述的出料口12联结,由固液分离机构2分离而得到的物料即硫酸铵从引出口22引出并且回用于肌酸生产中,而滤液从其滤液引出管23引入滤液槽3内,滤液槽3内滤液即含硫酸的饱和溶液经第二管路31反回到反应容器1中,具体是由第二管路31上的提升机构311将滤液提升到反应容器1中,提升时由电机3111驱使水泵3112运行。
申请人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肌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氨尾气经含氨尾气引入管13引至反应容器1内,与加入到反应容器1中的硫酸反应生产硫酸铵,打开出料阀121后经第一管路21引入固液分离机构2分离,分离所得到的硫酸铵从引出口22引出,而滤液从滤液引出管23引至滤液槽3内,进而由提升机构311的作用而使滤液槽3内的含硫酸的饱和溶液经第二管路31引回至反应容器1中。因此整个过程既能有助于保护环境,又能有利于资源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应急保险装置的立式机床
- 下一篇:一种穿钢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