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对接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7773.1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安;李中华;宣国祥;严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2C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浮动 式升船 机运 对接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船机运行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是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对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水力浮动式升船机是一种以水能为驱动动力的升船机型式,它主要通过调整输水主管路中的流量大小来控制升船机的承船厢出入水、船厢精确对接、船厢解锁前的平衡调整等运行问题。传统的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对接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在主输水管路2上布置单个(或并联多个相同尺寸)充水阀门3和泄水阀门4,通过调整单个阀门(充水阀门3和泄水阀门4)的开度大小来控制输水管路2中的流量大小来控制升船机的承船厢1出入水、承船厢1精确对接、承船厢1解锁前的平衡调整等运行问题。由于主输水管路2尺寸较大,管道内流速较高(如景洪升船机阀门段的直径为2.5m,最大流速达到了15m/s。),要精确控制升船机船厢的运行实现船厢准确对接,需要对充水阀门3和泄水阀门4的开度进行频繁精确调整,而大尺寸、高流速的阀门微小动作误差都会引起流量的很大变化,直接通过大尺寸阀门实现水力式升船机对接过程的小流量精确控制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可以简单、安全、可靠的进行精确控制的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对接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对接控制装置,包括主充水阀门和主泄水阀门,在主充水阀门上并联有至少一只辅助充水阀门,在主泄水阀门上并联有至少一只辅助泄水阀门,通过小尺寸的辅充(泄)水阀门来解决升船机承船厢精确对接及承船厢运行控制问题。
大尺寸的主充水阀门和主泄水阀门仅在承船厢开始入水前(承船厢完全出水后)开启,以提高船厢在空气中运行速度。升船机船厢上升运行时承船厢完全出水前,大尺寸的主泄水阀门完全关闭,通过调整辅泄水阀门的开度控制承船厢出水速度,承船厢完全出水后开启主泄水阀门提高承船厢运行速度,承船厢准备与上游对接前完全关闭主泄水阀门,通过调整辅泄水阀门开度控制承船厢与上游精确对接。承船厢下降运行时,先开启辅充水阀门,承船厢启动后开启主充水阀门提高承船厢运行速度,承船厢入水前完全关闭主充水阀门,通过控制辅充水阀门开度控制承船厢入水速度和与下游水位的精确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克服现有的水力浮动式升船机采用单个大尺寸阀门控制升船机运行及承船厢精确对接方面的不足,通过小尺寸的辅充(泄)水阀门来解决升船机承船厢精确对接及承船厢运行控制问题,能简单、安全、可靠地对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及对接进行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对接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2所示,一种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对接控制装置,包括承船厢1、输水管道2、主充水阀门3和主泄水阀门4,在大尺寸的主充水阀门3和主泄水阀门4旁分别并联一只小尺寸的辅充水阀门5和辅泄水阀门6。
大尺寸的主充水阀门3和主泄水阀门4仅在承船厢开始入水前(承船厢完全出水后)开启,以提高船厢在空气中运行速度。升船机船厢上升运行时承船厢1完全出水前,大尺寸的主泄水阀门4完全关闭,通过调整辅泄水阀门6的开度控制承船厢1出水速度,承船厢1完全出水后开启主泄水阀门4提高承船厢运行速度,承船厢1准备与上游对接前完全关闭主泄水阀门4,通过调整辅泄水阀门6开度控制承船厢1与上游精确对接。承船厢1下降运行时,先开启辅充水阀门5,承船厢1启动后开启主充水阀门3提高承船厢1运行速度,承船厢1入水前完全关闭主充水阀门3,通过控制辅充水阀门5开度控制承船厢1入水速度和与下游水位的精确对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在主充(泄)水阀门处并联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充(泄)水阀门,并且通过调整小尺寸充(泄)水阀门开度来控制升船机船厢出入船厢池或实现船厢与上下游水位对接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7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保温装饰板的固定件
- 下一篇:一种桥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