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7728.6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博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属于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因其环保、节能、使用场合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个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太阳能服务的典型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部件即太阳能集热器,其一般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和真空管型集热器都是采用传热性好的材料并在该材料上镀上吸收太阳能效果好的镀层制成。而真空管型集热器的真空管为防止爆裂需要其材料耐高压、高温,成本高,应用不如平板型集热器广泛。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最突出的缺点是,传热材料是被密封的,当白天有日光照射时集热器吸收太阳能而升温,但到了夜间无太阳光照射时集热器降温,温度由高到低会使集热器内部产生一些水汽,这些水汽如不排出,当太阳能集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集热器的集热板被水汽腐蚀的现象,而这会直接降低集热板对太阳能的吸收率,也会影响其传热效果。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尚未见相关材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主要利用一个排气帽即解决了水汽腐蚀集热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框、玻璃盖板、集热板、集管、子管、保温层、底板。
所述的子管并排与集管固定连接,所述的集管穿过外框,并与热交换器相连。
所述的子管与集热板板面固定连接,在集热板外侧有玻璃盖板,子管外侧有保温层,在保温层外侧有底板。
所述的玻璃盖板、保温层、底板的周边分别密封镶嵌在外框内。
在所述的外框侧面上安装有排气帽。所述的排气帽为一空腔圆台结构,其底座为圆柱型,在圆台侧面另有一圈带有锥面的凸翼,凸翼与圆柱型底座之间有一环形槽;圆台内侧呈空腔倒圆台结构,该倒圆台上端面与圆台顶面持平,以该倒圆台下端面为起点向下为一短空腔圆柱结构。
为防止雨水等通过排气帽进入集热器内,所述的短空腔圆柱的内腔直径φ为1.5mm~3mm,所述的倒圆台侧面倾角α为50°~80°。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集热器的集热板被腐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排气帽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排气帽与外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2-玻璃盖板,3-集热板,4-集管,5-子管,6-保温层,7-排气帽,7-1-底座,7-2-凸翼,7-3-环形槽,7-4-倒圆台,7-5-短空腔圆柱,7-6-圆台顶面,8-底板,9-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框1、玻璃盖板2、集热板3、集管4、子管5、保温层6、排气帽7、底板8。
子管5的端部焊接在集管4上,且子管5之间相隔一段距离;集管4穿过外框1,与热交换器9连接;子管5的管壁与集热板3板面焊接。
在外框1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安装一排气帽7,排气帽7为橡胶材料,排气帽7分布在集热板3对角线位置。如图3所示,排气帽7为一空腔圆台结构,其底座7-1为圆柱型,在圆台侧面另有一圈带有锥面的凸翼7-2,凸翼7-2与底座7-1之间有环形槽7-3,通过外力迫使排气帽7穿过外框1侧面上的孔,并在环形槽7-3处卡在外框上,底座7-1位于外框1的外侧(如图4所示);圆台内侧呈空腔倒圆台结构,该倒圆台7-4上端面与圆台顶面7-6持平,以该倒圆台7-4下端面为起点向下为一短空腔圆柱7-5。短空腔圆柱7-5的内腔直径φ为1.5mm~3mm,本实施例优选3mm;倒圆台7-4侧面倾角α为50°~80°,本实施例优选50°。
因排气帽7内侧有短空腔圆柱7-5,所以集热板3是非密封的,当白天有日光照射时集热板3吸收太阳能而升温,到了夜间无太阳光照射时集热板3降温,温度由高到低使得玻璃盖板2、集热板3、外框1所围成的空腔内产生一些水汽,当又到了白天集热板3吸收太阳能而使空腔内的温度升高,则产生的这些水汽顺着排气帽7内侧的空腔倒圆台7-4及短空腔圆柱7-5的腔内被排出,所以集热板3不会被水汽腐蚀。
另外,短空腔圆柱7-5的内腔直径φ很小,而且倒圆台7-4的侧面与空腔圆台的侧面之间有夹角β,即使当刮风下雨时,雨水也只会溅到夹角β处然后沿空腔圆台内壁滑出,而不会溅入集热器的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博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博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7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间歇开关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