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5975.2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42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平;田瑞全;罗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智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兴元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土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的栽培,特别涉及水培或无土栽培,尤其涉及放置在室内的水培或无土栽培所用专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无土栽培装置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如放置在室内,需要另外提供补光机构,而现有技术的补光机构一般是固定在所述栽培装置上,该补光机构与栽培器主体上的栽培物之间距离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对不同的栽培物,在任何时候,补光机构照射在栽培物上的光线强度都是一样的,不符合栽培物的生长特性,不利于栽培物的健康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装置,根据不同栽培物在不同时间段的生长特性,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可以调节补光机构与栽培器主体之间的距离,使补光机构照射在栽培器主体上不同栽培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强度不同,让栽培物充分吸收光线,使栽培物迅速地健康生长;并且适宜种植不同高度的栽培物。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补光机构、固定所述补光机构的支撑机构和底座,用来栽培物的栽培器主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固定柱和上固定柱,所述下固定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补光机构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柱的上端;所述上固定柱的下端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柱的上端;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下固定柱可在所述下固定柱上移动或旋转,并停留在合适的位置。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之有益效果在于:
将无土栽培装置的补光机构与栽培器主体之间的支撑机构设计成活动可以移动,根据不同栽培物在不同时间段的生长特性,来调节补光机构与栽培器主体之间的距离,使补光机构照射在栽培器主体上不同栽培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强度不同,让栽培物充分吸收光线,使栽培物迅速地健康生长;并且适宜种植不同高度的栽培物,如有的栽培物比较高,就需要将补光机构与栽培器主体之间的距离调远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一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一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一中补光机构与上固定柱装配在一起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二的后视示意图,定位固定螺丝没有拧上;
图6是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二中铜套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示意图;
图8是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二中定位固定螺丝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三中补光机构与上固定柱装配在一起的后视示意图;
图11是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三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11,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补光机构30、固定所述补光机构30的支撑机构和底座10,用来栽培物的栽培器主体20设置在底座10上,本实用新型有三个实施例,为了表示区分,三种支撑机构分别用标号40、40′或40″表示,下文中的下固定柱和上固定柱表示方法类似。所述支撑机构40、40′或40″包括下固定柱41、41′或41″和上固定柱42、42′或42″,所述下固定柱41、41′或41″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补光机构30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柱42、42′或42″的上端;所述上固定柱42、42′或42″的下端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柱41、41′或41″的上端;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下固定柱41、41′或41″可在所述下固定柱41、41′或41″上移动或旋转,并停留在合适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智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智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9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的潜望式高分辨率变焦光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收割机同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