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微电机的冷却风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5636.4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10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安;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F04D29/32;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电机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或通风系统,特别涉及电机冷却散热的风叶,尤其涉及用于微型电机的冷却散热风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用于微电机的冷却风叶是根据微电机的旋转方向设计的,如果面对冷却风叶端的微电机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则该冷却风叶的旋向就必须是右旋;反之该冷却风叶的旋向就必须是左旋。于是一般需要设计两种冷却风叶,需要两种物料编号,使物料管理成本增加,而且若微电机上装错了冷却风叶,微电机得不到冷却散热,会降低微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微电机的冷却风叶,该冷却风叶通用性强,不仅适合于逆时针旋转的微电机,也适合于顺时针旋转的微电机;而且该冷却风叶之叶片还起着加强筋的作用,使冷却风叶更加牢固和在旋转时摆动很小,所述冷却风叶只需要一种物料编号,降低了物料管理成本,也不会出现微电机上装错冷却风叶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微电机的冷却风叶,包括与微电机之转子轴紧配合的毂部和诸多叶片;所述各叶片尾端间隔均匀地联接在所述毂部外圆周表面上,呈放射状延伸;各该叶片的头部及其后底面被外圆环和与该外圆环联接的环形后底面包络,并且所述各叶片的头部与所述外圆环内面联接,所述各叶片的头部后底面与所述环形后底面联接;相邻各叶片相互面对的尾部侧面与所述毂部外圆周表面以及环形后底面之内圆周面围成的各扇形通孔构成进风通道。这样,各叶片的头部及其后底面都被固定形成一个整体,使各叶片不但有冷却散热的作用,而且还起着加强筋的作用,使冷却风叶更加牢固和在旋转时摆动很小。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微电机的冷却风叶之有益效果在于:
将冷却风叶之叶片设计成放射状,并将该叶片的头部及其后底面被外圆环和与该外圆环联接的环形后底面包络形成一个整体;该冷却风叶通用性强,不仅适合于逆时针旋转的微电机,也适合于顺时针旋转的微电机;而且该冷却风叶之叶片还起着加强筋的作用,使冷却风叶更加牢固和在旋转时摆动很小。所述冷却风叶只需要一种物料编号,降低了物料管理成本,也不会出现微电机上装错冷却风叶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微电机的冷却风叶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冷却风叶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所述冷却风叶的左视半剖示意图;
图4是所述冷却风叶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用于微电机的冷却风叶10,包括与微电机之转子轴紧配合的毂部14和诸多叶片11;所述各叶片11尾端间隔均匀地联接在所述毂部14外圆周表面143上,呈放射状延伸;各该叶片11的头部及其后底面被外圆环12和与该外圆环12联接的环形后底面13包络,并且所述各叶片11的头部与所述外圆环12内面联接,所述各叶片11的头部后底面与所述环形后底面13联接;相邻各叶片11相互面对的尾部侧面111、112与所述毂部14外圆周表面143以及环形后底面13之内圆周面131围成的各扇形通孔15构成进风通道。这样,各叶片11的头部及其后底面都被固定形成一个整体,使各叶片11不但有冷却散热的作用,而且还起着加强筋的作用,使冷却风叶10更加牢固和在旋转时摆动很小。
参见图1、图3和图4,所述外圆环12与环形后底面13之间的联接有圆弧面16过渡,不但美观,而且可消除该联接处的应力。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各叶片11尾端两轴向立面与所述毂部14外圆周表面141的联接有圆弧面17过渡,不但美观,而且可消除该连接处的应力。
参见图3,没有被所述环形后底面13包络的各叶片11尾部轴向高度h相比被所述环形后底面13包络的各叶片11头部之轴向高度H要低,使进风通道加大,方便冷却散热。
参见图3和图4,没有被所述环形后底面13包络的各叶片11尾部轴向立面与被所述环形后底面13包络的各叶片11前部轴向立面之间的衔接有圆弧113过渡,不但美观,而且可消除该衔接处的应力。
参见图1至图4,所述毂部14之内孔为台阶孔,包括前端与所述转子轴过盈配合的孔141和后端的定位孔142;所述定位孔142的内径比所述配合孔141的内径小。这样可非常方便地保证冷却风叶10安装在所述转子轴规定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