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4125.0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1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军;李志宇;黄飞;高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 华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型设备的井下运输 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综采工作面设备日趋大型化、重型化,此类设备的体积尤其是 宽度也越来越大。对于那些本身的宽度超过巷道宽度的设备,在不扩大 巷道宽度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拆卸成较小零部件分批运送至综采工作面, 然后再拼装成完整设备的方式运输,但是这种方式显然很浪费时间;如 果采用加宽巷道宽度的方法,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生产进 度,并且改造后的巷道还可能存在可靠性方面的风险,增加安全成本。 综上所述,使用常规运输装置已经无法将大型设备直接一次运输到井下 适当的综采工作面。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专用于井下运输大型设备尤其是超宽设备 的运输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可以在井下较为方便快捷的实现超宽重型 设备的一次性整体运输,不需要拆卸设备分批运输,也不需要改造巷道, 从而达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井下运输装置,其中,该运输装置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垂直 且固定连接的侧壁、与所述底座和侧壁均固定连接的承载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防滑壁。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滑壁的高度高于固定部的高度。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载部包括承载部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承载 部本体两端的两固定部,所述两固定部与承载部本体之间均成钝角,并 且两固定部分别与底座、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拆卸设备分批运 输,也不需要改造现有巷道,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运输装置在井下 移动平稳,减少运输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的具体结构,其 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 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0、与所述底座10垂直且固定 连接的侧壁12、与所述底座10和侧壁12固定连接的承载部14。优选地, 所述承载部14包括承载部本体142和分别设置在承载部本体142两端的 固定部140,所述固定部140与承载部本体142成一钝角,该角度使得两 固定部140分别与底座10、侧壁12搭接以实现底座10、侧壁12和承载 部14固定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井下 运输装置在底座10的另一侧(没有侧壁12的一侧)还设有防滑壁16, 所述防滑壁16的高度高于固定部140的高度。
使用时,针对尺寸超宽、但高度较低的大型设备,可以将这种设备 放置到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上,将超宽的设备倾斜放置后,相当 于设备的有效宽度减少,但有效高度增加,只要其高度仍低于巷道高度, 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将超宽的设备顺利的运输至综采 工作面。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需要倾斜运输大型设备,这 种倾斜运输方式有可能导致设备在运输装置上的稳定性变差,因此在侧 壁12的另一侧优选设有防滑壁16,防滑壁16可以对被运输的设备形成 一定的支撑,尽可能保证被运输的设备平稳、不致从本实用新型的井下 运输装置上滑落。
除了设有防滑壁16以外,运输过程中还可以同时采用螺栓等紧固件 将被运输的设备牢牢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输装置上,以免设备倾 覆造成事故。上述工作都做好以后,再用拖车拖动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运 输装置进入巷道,将大型设备运抵综采工作面。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范围的情 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4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型无线传输音响架
- 下一篇:机顶盒的智能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