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气吸收箱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3718.5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2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艳;苏小平;刘福财;袁琴;耿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吸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收四氯化锗的尾气吸收箱。
背景技术
锗是一种浅灰色的金属,主要用来制造晶体整流器、晶体放大器、检波器等,是一种极好的半导体材料。目前,提取锗的普遍方法都是采用湿法提取,既通过氯化蒸馏的办法将含锗原料转化为四氯化锗,再根据需要制成光纤四氯化锗、锗锭、有机锗等。
四氯化锗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为83.1℃,易与水起水解作用,不溶于浓盐酸,溶于稀盐酸、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在湿法提锗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含锗原料投入到搪瓷蒸馏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酸和辅助材料,通过蒸馏形成四氯化锗气体;四氯化锗气体通过冷凝管冷却,形成四氯化锗液体,流入接受瓶中。在蒸馏过程中,由于部分盐酸气蒸出,作为载气将携带约20%左右未被冷凝的四氯化锗蒸汽,形成尾气。为了提高锗的利用率,未被冷凝的尾气在普通的尾气吸收瓶通过鼓泡吸收,沉降回收。尾气吸收原理:(1)在吸收瓶中,尾气再次被冷却,形成四氯化锗液体;(2)根据四氯化锗的化学性质,其溶解度与盐酸的酸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将盐酸吸收液的酸度配制在6-8N时对四氯化锗吸收最大。但是尾气吸收瓶采用10L的玻璃瓶,容积有限,而通过放入流动的水槽中冷却,效果并不理想;被冷却吸收下来的四氯化锗在玻璃吸收瓶中,回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回收四氯化锗气体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尾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吸收箱单体1的内部侧壁上部设置进气管2,底部外壁上设置放料阀3,在吸收箱单体1箱内的中部设置环形石墨冷却管4。
所述吸收箱单体1的容积为50~200L.
所述吸收箱单体1的底部成锥形。
所述进气管2的管口位于吸收箱单体1的下部。
所述多功能尾气吸收箱由一个或多个吸收箱单体1排列组成,并由设置在吸收箱单体1顶部的联通管5连接,尾气吸收箱队列的最后一个吸收箱单体的顶部设置出气管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增加的尾气吸收的容积,由原来的10L扩大到最大的200L,有效的起到了吸收尾气的作用;锥型的吸收箱底部设计,可以有效的回收沉降的四氯化锗;多个吸收箱单体的串联使用,可分担系统压力,保证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吸收箱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由3个吸收箱单体组成的尾气吸收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吸收箱单体;2-进气管;3-放料阀;4-石墨冷却管;5-联通管;6-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吸收箱,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吸收箱单体1的容积为100L,其底部为锥形,便于沉降的四氯化锗排出;在吸收箱单体1的内部侧壁上部设置进气管2,进气管2的管口位于吸收箱单体1的下部;底部外壁上设置放料阀3;在吸收箱单体1箱内的中部设置环形石墨冷却管4,用来将因吸收尾气而发热的吸收液冷却下来,并进一步使四氯化锗气体冷凝为液体形式。
本实施例种采用三个吸收箱单体1排列组成,并由设置在吸收箱单体1顶部的联通管5连接,尾气吸收箱队列的最后一个吸收箱单体的顶部设置出气管6。
使用时,在密封状态下的尾气吸收箱内配置盐酸吸收液,盐酸吸收液的液面没过石墨冷却管4和进气管2的管口。从进气管1通入四氯化锗气体,冷却后形成四氯化锗液体,从放料阀3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3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