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锚式双过滤杂质筛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986.5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满文华;门海英;贾文辉;刘俊霞;刘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景斌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锚式双 过滤 杂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锚式双过滤杂质筛管。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开采用的筛管是在一根钢管,外侧制多个直径8-10毫米孔眼,它是流体进出的通道。但是,在机械采油中,由于需要热洗,盛热洗水罐内、输水管道中有泥沙等杂质,油井采出液体中污水会结垢腐蚀油、套管,产生铁锈垢杂质,由于筛管孔眼直径大,这些杂质会随着热洗井水经过筛管进入抽油泵内,磨损泵的活塞、进出阀,或者卡住进出阀,使泵减产或不出油。经过调查统计每热洗1000井次,就会有3口油井发生不出油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气锚式双过滤杂质筛管,解决杂质随着热洗井水经过筛管进入抽油泵内,磨损泵的活塞、进出阀,或者卡住进出阀,使抽油泵减产或不出油的问题,同时有气锚脱气的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气锚式双冲洗过滤杂质筛管由1上接头、2内过滤管、3外过滤管、4割缝、5孔眼、6堵板、7下接头组成。内过滤管2是圆筒状的钢管,中下部制多个割缝4,割缝4宽度在1.5-2.0mm,内过滤管2底部用堵板6封堵。外过滤管3是圆筒状的钢管,中上部制多个上斜的孔眼5,孔眼直径是目前实用的孔眼直径8-10mm的1/2-1/3。割缝4宽度小于原来孔眼直径的1/4,可将较小颗粒杂质过滤掉,洗井时热洗水先经过孔眼5进入外过滤管,将较大的杂质颗粒过滤,再经过割缝进入内过滤管,将小的颗粒杂质过滤后进入泵内,达到大部分杂质不进泵,保护抽油泵。在油井生产中,采出的石油中的天然气进入外过滤管内,由于外过滤管的直径大的扩散作用,天然气与石油分离并上浮到内外过滤管之间的上部,内过滤管上部没有割缝,天然气经过外过滤管斜的孔眼进入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内外过滤管的割缝、孔眼直径、宽度小,实现了杂质双过滤,过滤效果好,提高热洗质量,减少抽油泵故障,多采石油。2、气锚的脱气作用,可减少气体影响,提高泵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气锚式双过滤杂质筛管的组装示意图;
气锚式双冲洗过滤杂质筛管由1上接头、2内过滤管、3外过滤管、4割缝、5孔眼、6堵板、7下接头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气锚式双过滤杂质筛管上端是上接头(1)是圆环状钢筒体,上端制内螺纹连接抽油泵下部油管。下端制外、内螺纹连接内过滤管(2)、外过滤管(3)的内、外螺纹。内、外过滤管(2)、(3)是圆筒状的钢管,内过滤管(2)中下部制多个割缝(4),割缝(4)宽度在1.5-2.0mm,割缝(4)小于原来孔眼直径的1/4,其底部固定堵板(6),堵板(6)是板状体,起封堵内过滤管底部作用。堵板(6)与下接头上部距离30-50mm。外过滤管(3)中上部制多个上斜的孔眼(5),孔眼(5)直径是目前孔眼直径8-10mm的1/2-1/3,孔眼(5)上斜的度数径向为30-45度,便于天然气的排出。外过滤管(3)下部内侧制内螺纹连接下接头(7)外螺纹,下接头(7)是圆环状钢筒体,上端制外螺纹,下端制外螺纹连接下部油管。上下接头属于连接件。将上接头下端的内、外螺纹与内过滤管、外过滤管的外、内螺纹连接,外过滤管下部内侧内螺纹与下接头的外螺纹连接成一整体。洗井时,热洗水先经过孔眼进入外过滤管内,将较大的杂质颗粒过滤,再经过割缝进入内过滤管,将小的颗粒杂质过滤掉后再进泵,达到杂质不进泵,就保护了抽油泵。
连接方式;将上接头(1)下端的内、外螺纹与内过滤管(2)、外过滤管(3)的外、内螺纹连接,外过滤管(3)下部内侧内螺纹与下接头(7)的外螺纹连接在一起,并连接于抽油泵下端油管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景斌,未经刘景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