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直肠送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910.2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3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燕;杨美功;武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琪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直肠 送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直肠送药器。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是一种医疗中常见的有效治疗手段,它改变了口服、外敷、注射等传统的给药方式,对于长期用药患者来说,这是一种幸事,它无创伤、无味感、不会有胃肠的不良反应,又可以减轻对肝脏、肾脏的危害,然而,由于直肠给药的给药部位特殊,常用的方法有很多的不便,现有的直肠给药装置,往往需要由医护人员或别人的帮助才能使用,非常不方便,且不适用于栓剂。
栓剂(Suppository)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早期人们认为栓剂只起润滑、收敛、抗菌、杀虫、局麻等局部作用,后来又发现栓剂尚可通过直肠吸收药物发挥全身作用,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因此,直肠给药通常是以栓剂的形式给药的,目前并没有一种专门用于栓剂的直肠送药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栓剂的一次性直肠送药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直肠送药器,包括给药管,给药管内设有管芯,管芯前端连接有活塞,给药管前端呈圆台形,后端为圆柱形;活塞上设有开孔,使管芯可以穿过活塞。
所述给药管上刻有刻度,方便医护人员掌握给药管进入肛门的深度。
所述给药管后端设有一圈凸起,可以代替刻度,方便病人自己掌握给药管进入肛门的深度。
所述活塞的直径与给药管圆柱部分的直径一致或略小。
使用时,先将管芯连同活塞往后拉,然后将栓剂从给药管前端塞入给药管管腔中,或将管芯连同活塞拉出,将栓剂从给药管后端塞入给药管管腔中,再将管芯插入到管腔中;然后在给药管管壁上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缓缓地将给药管前端插入病人肛门中,约到2厘米处时,停止,一手捏住给药管,一手推动管芯,将药物送出管腔,送至直肠距肛门约2厘米处,然后撤出给药管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给药管前端为圆台形,可以方便地插入肛门中,且不影响栓剂的进出。给药管上的刻度或凸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或病人掌握给药管进入肛门的深度。活塞的直径与给药管圆柱部分的直径一致或略小,当推到圆柱部分与圆台部分连接处时,活塞不能再向前推,但管芯可以穿过活塞,从而可以将栓剂完全送出给药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专门的用于栓剂给药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给药管;2、刻度;3、凸起;4、活塞;5、管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一次性直肠送药器,包括给药管1,给药管内设有管芯5,管芯5前端连接有活塞4,如图1所示,其中,给药管1前端呈圆台形,后端为圆柱形;活塞4上设有开孔,使管芯5可以穿过活塞4。给药管1上刻有刻度2,给药管1后端圆柱部分还设有一圈凸起3;活塞4的直径比给药管1圆柱部分的直径略小。给药管1的圆台形前端长约1厘米,给药管圆柱形后端长约3厘米。
使用时,先将管芯5连同活塞4往后拉,然后将栓剂从给药管1前端塞入给药管1管腔中,或将管芯5连同活塞4拉出,将栓剂从给药管1后端塞入给药管1管腔中,再将管芯5插入到管腔中;然后在给药管1管壁上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缓缓地将给药管1前端插入病人肛门中,约到2厘米处时,停止,一手捏住给药管1,一手推动管芯5,将药物送出管腔,送至直肠距肛门约2厘米处,然后撤出给药管1即可。若为病人自己给药的情况,病人可通讨凸起3来掌握给药管1进入肛门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未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逃生安全帽
- 下一篇:内置气囊式矿用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