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恒温取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575.6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春花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3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恒温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用具。
背景技术
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现有技术是名称为“半导体水波褥”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6200203323),该取暖器电热及控制系统结构复杂造价高、散热软管缝在褥子里不能随意摆放、加热速度慢、不能保持恒温,水质要求比较严格(需要使用矿泉水),还需添加加热粉等来加热,操作使用繁杂,加热使用时易产生较大流水噪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恒温取暖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造价高、散热软管不能随意摆放、加热速度慢、不能保持恒温,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另需添加加热粉加热,操作使用繁杂,加热使用时易产生较大回流噪声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暖器由电热控制和取暖两部分组成,其电热控制部分为一圆筒形加热罐,加热罐置于控制箱内,加热罐设置“∪”形加热管;加热罐一侧设置传感器套管,传感器套管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热管连接膨胀式开关和船式开关;加热罐下端设进水管,上端设出水管,出水管连接三通,三通上连蓄水斗,侧连循环软管,与进水管形成循环水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该自动恒温取暖器结构简单造价费用低,循环软管可以根据人体部位的需要,任意摆放所需位置,可增大局部散热量、加热速度快、可以使用日常饮用水、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温度调节到最佳温度,加热时噪音小、耗能低、产生热量高,能自动控温,放热部分加热的水在软管中往复循环,气体经三通由蓄水斗自动排出;具有低电耗、高效能、自动控温,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控制箱、3加热罐、4传感器套管、5温度传感器、6电源线、7出水管、8蓄水斗、9三通、10温控开关、11船式开关、12加热管、13前盖、14循环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取暖器由电热控制和取暖两部分组成,其电热控制部分为一圆筒形加热罐(3),加热罐(3)置于控制箱(2)内,控制箱(2)内为方形金属壳体,控制箱(2)上顶部设置控制面板,前面为可启闭的前盖(14),加热罐(3)为圆柱型罐体,内置“∪”形电热管(12),加热罐(3)一侧设置传感器套管(4),传感器套管(4)内设置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和电热管(12)连接膨胀式开关(10)和船式开关(11),膨胀式开关(10)和船式开关(11)采用现有技术产品;加热罐(3)下端设进水管(1),上端设出水管(7),出水管(7)连接三通(9),三通(9)上连蓄水斗(8),侧连循环软管(14),循环软管(14)下端连接进水管(1)形成循环水路,构成取暖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春花,未经吴春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宽度网线的布局方法与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
- 下一篇:耐寒耐压PVC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