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变频式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517.3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董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佩文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134300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隔爆型 变频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用设备,是一种矿用隔爆型变频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隔爆充电设备是矿井中必须使用的重要设备,由于它的工作环境独特,因此,对其工作性能、承载强度、耐腐蚀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申请人设计的针对传统充电机的改进设备于2004年申请专利,经过试用效果较好,但是,在试用中发现仍然存在某些不足:充电装置无法显示蓄电池机车充电电池数量,导致充电时,较难使工作人员掌握其充电精确度,易降低其使用寿命;充电装置较重,移动困难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变频式充电装置,使它能够显示蓄电池机车吨位和电池块数,正确选择充电值,延长蓄电池机车的使用寿命,在降低失爆点数量的同时,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矿用隔爆型变频式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中频变压器,壳体上端安装控制室,控制室采用隔板分为两个腔室,一个腔室内安装隔离开关,另一个腔室内安装电路板、接线柱及仪表,仪表安装在隔板上,控制室的侧壁上开设充电电池数字显示窗、充电电压显示窗及充电电流显示窗,在显示窗下部分别安装数字控制按钮和充电控制按钮。壳体上端安装盖板,盖板与控制室连接,盖板上表面设置散热片。电路板上安装计算机模块A、开关控制模块B、交流电源控制模块C及电瓶反接保护模块D。壳体侧面安装检修门,壳体的前面和后面分别安装由多个曲面连接成的第一散热板,壳体与检修门对应的侧面上安装由多个曲面连接成的第二散热板。壳体前面和后面中部分别安装第一支撑筋,检修门中部安装第二支撑筋,壳体底端安装底板,底板上安装第三支撑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显示蓄电池机车吨位和电池块数充电数值,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在降低失爆点的同时,操作方便;由于增加了散热板及各支撑筋等结构,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体积较大幅度缩小,增加了移动方便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重量比已有充电机减少1/4左右。两个控制按钮可以分别准确地实现控制充电的启动、停止、电压、电流及复位,同时正确选择准确的充电电池数值。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延长充电电池使用寿命的优点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附图3中所示结构包括壳体15,壳体15内安装中频变压器22,壳体15上端安装控制室1,控制室1采用隔板2分为两个腔室,一个腔室内安装隔离开关9,另一个腔室内安装电路板19、接线柱18及仪表4,仪表4安装在隔板2上,控制室1的侧壁上开设充电电池数字显示窗6、充电电压显示窗20及充电电流显示窗21,在显示窗下部分别安装数字控制按钮8和充电控制按钮32。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15上端安装盖板12,盖板12与控制室1连接,盖板12上表面设置散热片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15侧面安装检修门17,壳体15的前面和后面分别安装由多个曲面连接成的第一散热板10,壳体15与检修门17对应的侧面上安装由多个曲面连接成的第二散热板23,这种结构可使充电装置体积进一步减小。本实用新型为了更进一步的减小体积,增加强度,可在壳体15前面和后面中部分别安装第一支撑筋35、检修门17,中部安装第二支撑筋11、壳体15底端安装底板13,底板13上安装第三支撑筋31。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板19上安装计算机模块A、开关控制模块B、交流电源控制模块C及电瓶反接保护模块D,其中开关控制模块为两个,其型号选择为KY—33—1,如图4所示。图4所示电路能够完成恒流—脉充—恒流—恒压,即:开机后调节在某一个电流充电时,计算机模块既可完成恒流—脉充—恒流—恒压的一个完整充电过程,电池充满后自动关机。图4所示电路采用三相工频交充电经三相整流桥的全波整流使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在经过电感或电容的滤波作用变为平稳的直流电,直流电通过电子器件时断时通的开关作用和中频变压器的隔离与降压,变为20KHZ以上频率的低电压大电流交流电,再经过二极管整流、电感和(或)电流滤波作用变为低电压大电流的直流电提供给充电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工作频率高,还可使变压器、电抗器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从而节能10%左右。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电源的工作频率高,相应工作速度高,能够对负载进行精细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佩文,未经董佩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