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蒜排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1877.1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占文;聂影;张旭;马向阳;班景洋;张慧全;刘忠泽;赵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7/20;A01C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光 |
地址: | 11016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 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大蒜的排种装置,尤其是能够安全和准确的播种大蒜的排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排种器有外槽轮式排种器、型孔轮式排种器、圆盘式排种器、气吸式排种器、磨盘式排种器、勺式排种器等形式。由于大蒜的不规则性及易损性,而且结构偏大,以上六种常规排种器无法满足大蒜播种的排种要求,调查发现勺式排种器结构型式大致适应播种大蒜的排种要求,但排种均匀性较差,伤种严重,作业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蒜排种器,该大蒜排种器不仅能满足大蒜播种的排种要求,而且能够保证种子不受损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大蒜排种器,包括种子箱、排种箱体、排种盘、排种导管,排种盘边缘内侧均匀分布多个花瓣体,花瓣体周向设有沟槽,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勺体,在排种箱体底部设有辅助充种板,拨种器固定在拨种器固定杆上,拨种器的伸出端伸进排种盘花瓣体之间的沟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排种器工作时,种子由箱体底部进入排种箱体,在排种盘边缘侧向均匀分布多个花瓣体,排种盘转动,在辅助充种板的作用下,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的勺体护送蒜种进入侧向排种口,靠蒜本身的重力落入排种管,没有进入侧向排种口的蒜种,拨种器将蒜强制拨入侧向排种口,落入排种管。由于排种盘转动时,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的勺体设计时仅能保证填充一粒蒜种,加之拨种器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排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排种盘转动时,排种盘边缘与箱体后壁的间隔逐渐增大,蒜种带动作用弱,蒜种不阻塞,损伤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蒜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蒜排种器的俯视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蒜排种器的花瓣体、拨种器局部剖视图。
图中1、排种箱体;2、排种盘;3、排种盘轴;4、支承轴套;5、辅助充种板;6、排种导管;7、进种口;8、种子箱;9、拨种器固定杆;10、拨种器;11、挡圈;12、开口销;13、轮毂;14、限位螺柱;15、花瓣体;16、排种口;17、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排种盘2边缘内侧向均匀分布花瓣体15,花瓣体15沿周向开有2mm宽的沟槽,排种盘2与轮毂13焊接在一起,通过限位螺柱14固定在排种盘轴3上,排种盘轴3与排种器箱体之间设有支撑轴套4,拨种器10固定在拨种器固定杆9上,拨种器固定杆9沿径向安装,在拨种器的端部设有挡圈11、开口销12,拨种器10的伸出端伸进排种盘2边缘内侧向均匀分布花瓣体15的沟槽内,将没有落入排种口的种子通过拨种器10强制拨入排种口。排种盘2逆时针旋转,带动大蒜向上旋转,与进种口7向下进入的大蒜作用力相反,能够抑制大蒜过多的进入排种箱体1中。为了方便排种盘充种,在排种箱体1底部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辅助充种板5,排种导管6与排种器箱体1焊接在一起,种子17从种子箱8通过进种口7进入排种器箱体1,通过排种箱体1的排种口16进入排种导管6,最后将种子排入土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1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蚊香架
- 下一篇:结合模拟及数字调光的背光源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