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坯连铸机引锭头的封堵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1716.2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相春;田勇;李镇;魏元;刘伟;吴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坯连铸机引锭头 封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板坯连铸机引锭头引锭时的一种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正常连铸机开始浇铸时,结晶器端部用引锭头进行封堵以免发生漏浇等事故,由于板坯连铸机特别是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的宽度比大,沿结晶器宽度方向钢水流动分布不均,容易存在局部钢水未填充和凝固不及时的现象,导致钩头与铸坯连接不好的现象,若在这种条件下起步很容易产生漏钢事故,或因引锭头与坯头连接不良造成的脱钩后夹坯事故,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目前采取的方法是操作人员利用石棉绳或纸绳填充引锭头与结晶器之间的空隙,然后在引锭头上安装一定的方式的冷料,以使开浇时钢水能尽快填充并凝固,与钩头形成连接,但是这种方法即费时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引锭头的封堵结构,通过对冷料的摆放形式,建立合理的钢水开浇流动途径,使钢水开浇时迅速、均匀分布在整个引锭头上,形成良好的连接,避免漏钢和夹钢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它的特点是,用纸绳封堵在引锭头与结晶器的缝隙中,用钉屑覆盖纸绳四周,在结晶器铜板与钩头联接处的沟槽内最底层平放弹簧,方向与结晶器宽面铜板垂直,然后向上立放弹簧,沟槽外其余部位的弹簧均横放,并且相互间错位摆放;
将两块薄铁板分别放在钩头角部,钉屑覆盖铁板上,以保护此密封纸绳不被浇透。
本发明根据结晶器的尺寸其调整弹簧及钉屑的摆放层数及厚度,钉屑厚度10~15mm;立放的弹簧2~3层;沟槽外部的弹簧分2~4层摆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在于,通过这种封堵形式封堵的引锭头内钢水填充状态良好,堵头与引锭头可靠连接,无起步脱钩或夹坯事故发生,消除起步漏钢现象,避免了重罐返回精炼,保证了现场正常生产节奏,提高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结晶器调整连铸尺寸或更换钢的品种时,其引锭头按下列方法进行封堵:
用纸绳封堵在引锭头与结晶器的缝隙中,用钉屑覆盖纸绳四周,在结晶器铜板与钩头联接处的沟槽内最底层平放弹簧,方向与结晶器宽面铜板垂直,然后向上立放弹簧,沟槽外其余部位的弹簧均横放,并且相互间错位摆放;
将两块薄铁板分别放在钩头角部,钉屑覆盖铁板上,以保护此密封纸绳不被浇透。
本实用新型根据结晶器的尺寸其调整弹簧1及钉屑2的摆放层数及厚度,以135mm×2150mm板坯的结晶器为例,采用30mm的弹簧,其钉屑2厚度10~15mm;立放的弹簧为2层;沟槽外部的弹簧分3层摆放。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过程是这样的,
调整引锭头在结晶器内合适的位置;用钢钎将纸绳封堵在引锭头与结晶器的缝隙中,保证封堵面与引锭杆头部平整、密实;因为纸绳在高温下容易碳化,避免了石棉绳使用时因残留或者缠绕足辊而影响操作的现象;将两块薄铁板3放在钩头角部,用于保护此密封纸绳不被浇透;用钉屑2覆盖纸绳四周,钉屑用来保护此密封纸绳不被浇透,并保证坯头凝固均匀,有利于顺利脱锭。在沟槽内最底层平放弹簧1,方向与结晶器宽面铜板4垂直,然后向上立放弹簧1;沟槽外其余部位的弹簧1均横放(相对谁而言),相互间错位摆放(如图1、2所示);由于弹簧1具有受热后膨胀的特性,能够保证冷料的强度,防止局部坍塌,同时利用弹簧的形状形成钢水流动通道,有助于控制钢水流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1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