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镶砖冷却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0847.9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于荣滨;高英民;李万生;康志忠;李振峰;段安生;张进鹏;刘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厚山 |
地址: | 455004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冷却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具体说是高炉冷却壁的结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高炉冶炼强度、利用系数的不断提高,特别需要一种可以持续提高高炉主要组成部分——冷却壁的强度、冷却效果及使用寿命冷却壁,使高炉内层炉衬与冷却壁本体完全结合、熔为一体,以期达到冷却壁与炉衬整体强度、冷却效果的一致性。此前在生产制作这种热镶砖冷却壁时,往往由于热镶砖体间无间隙,热镶砖体在铸过程中因冷却收缩或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发生线性膨胀,从而造成砖体受损或拱出现象;其次,砖体在铸过程中因浇注系统开设不合理和无防氧化措施,造成过热处砖体炸裂和裂纹、整体氧化,直接影响全覆盖热镶砖冷却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三)实用新型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高炉冷却壁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与热镶砖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依据了下述的技术方案。该冷却壁结构包括冷却壁、内层炉衬和设置在冷却壁内的浇注系统,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楔形砖体固定排列,楔形部分铸入冷却壁本体,非楔形部分形成冷却壁内层炉衬主体,浇注系统设置在冷却壁本体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楔形砖体的表面覆盖有防氧化涂层。
为了保持砖体排列固定的稳定性并有一定的间隙,在所述的由楔形砖固定排列,楔形部分之间形成的空间填充耐火材料。
所述的浇注系统包括内浇道和外浇道,外浇道设置在冷却壁的侧端,内浇道均匀布置在冷却壁本体内,并与楔形砖排列形成的槽垂直设置,高度位于楔形砖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有效的防止全覆盖冷却壁热镶砖体在铸造过程中受损和在生产工作环境条件下受损;冷却壁本体与全覆盖型砖充分结合,形成整体,最终提高冷却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参见附图1。该冷却壁结构包括冷却壁、内层炉衬和设置在冷却壁内的浇注系统,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楔形砖体1固定排列,楔形部分铸入冷却壁本体,非楔形部分形成冷却壁内层炉衬主体,浇注系统设置在冷却壁本体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楔形砖体的表面覆盖有防氧化涂层2。采用新型高温防氧化涂料,在高温作用下,涂层易于烧结,浇注后很快形成致密的烧结隔层,完全达到砖体不被氧化的要求,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保持砖体排列固定的稳定性并有一定的间隙,由楔形砖体1固定排列,楔形部分之间形成的空间填充耐火材料3。浇注过程中若金属液体侵入砖与砖之间的缝隙直至底端,其浮力远大于砖的自重,极易产生砖体漂浮、位移,且砖体无法自由收缩,对砖体造成损害。采用此种结构的目的在于,一是使砖体在铸造过程中可自由收缩不受损害,二是避免浇注时金属液的侵入,三是铸造后方便清理,,形成内层炉衬砖体间隙,最终达到铸件本体与所镶砖体实现完全紧密结合,又有足够的退让性、透气度、砖体无漂浮位移。
所棕的浇注系统包括内浇道4和外浇道5,外浇道5设置在冷却壁的侧端,内浇道4均匀布置在冷却壁本体内,并与楔形砖排列形成的槽垂直设置,高度位于楔形砖的顶部。采用本结构后,可以控制金属液体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使用金属液体平稳的充满铸型,避免砖体因局部过烧引起炸裂、氧化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割台
- 下一篇:一种长度可调式黑果枸杞果实采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