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砼桩帽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0810.6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1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胜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国文;张欣棠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桩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时使用的上部荷载向下部桩基的传递问题的复合式砼桩帽。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时,很多采用了预制混凝土管桩或实心桩以及现浇混凝土桩。为解决上部荷载向下部桩基的传递问题,通常采用在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桩帽。现浇混凝土桩帽的结构尺寸较大,造价较高,且施工过程中需逐个绑扎钢筋、逐个现浇混凝土,工序比较复杂,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简化施工程序,加快施工进度的复合式砼桩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承载钢板,在承载钢板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加劲套环,在承载钢板底面上、加劲套环的外径处设置有加劲钢板,在加劲套环内与桩顶面接触的承载钢板底面处粘贴有橡胶垫片。
在承载钢板上开有定位钢筋孔,定位钢筋通过该承载钢板上的定位钢筋孔打入地基。
所述的承载钢板是直接承担和向下传递其上部荷载的钢板,由普通钢板加工成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加劲套环为圆筒状,其上部焊接在承载钢板底面上,沿加劲套环的外周边均匀布置有加劲钢板。
所述的橡胶垫片的形状为圆形或环形,其外径略大于桩顶外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简化施工程序,加快施工进度的优点。施工简单:只需在一定范围内桩基施工完成后,一次性全范围安装即可。造价较低:与常规桩帽相比,节省造价1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钢板为方形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钢板为圆形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钢板1,其特征在于:在承载钢板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加劲套环4,在承载钢板底面上、加劲套环的外径处设置有加劲钢板2,在加劲套环内与桩顶面接触的承载钢板底面处粘贴有橡胶垫片3。
在承载钢板上开有定位钢筋孔5,定位钢筋通过该承载钢板上的定位钢筋孔5打入地基。定位钢筋的作用是防止偶然外力造成的桩帽不平整现象。
所述的承载钢板1是直接承担和向下传递其上部荷载的钢板,由普通钢板加工成圆形或方形;其结构尺寸根据受力需要确定,其作用是直接承担和向下传递其上部的荷载。
所述的加劲套环4为圆筒状,它的作用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刚度;其上部焊接在承载钢板底面上,沿加劲套环4的外周边均匀布置有加劲钢板2。
加劲钢板由普通钢板加工而成,其结构尺寸根据受力需要确定,其作用是当承载钢板边缘荷载过大而造成边缘挠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通过提高截面惯性矩,来减小承载钢板边缘的挠度。
所述的橡胶垫片的形状为圆形或环形,其外径略大于桩顶外径。橡胶垫片主要解决承载钢板底面和桩顶面由于加工或施工误差可能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
加劲钢板双面焊接于承载钢板底面,橡胶垫片粘接于承载钢板底面,固定钢筋通过承载钢板上的预留孔打入地基。
(1)加工工艺:钢板加工→焊接加劲套环→焊接加劲钢板→粘接橡胶垫片。
(2)施工工艺:桩周土平整→桩帽定位器置于桩上→定位齿紧靠于桩外侧→定位环内打入定位钢筋→取下定位器→将桩帽紧贴定位钢筋放置于桩上→打入固定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胜,未经李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上下型同层给排水装置
- 下一篇:玻璃钢道路隔离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