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旋转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9512.5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28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洪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尚宏理容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18 | 分类号: | A47C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地址: | 361006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旋转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旋转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座椅无级旋转调节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座椅旋转的调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与底座云梯40相接的下转盘10、与座椅相接的上转盘20和装在下转盘10孔101上的销钉30,在上转盘20上有几个与销钉30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201。使用时,先将销钉30拔出定位孔201的位置,再将下转盘10和上转盘20旋转到所需角度,然后将销钉30插入对应的定位孔201,实现旋转定位。一般在装置外面有定位孔201的标识符。
此结构因为旋转的角度受定位孔201的个数及设置位置而限制,所以是一种有级调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标识符的淡化和模糊问题,从而造成定位的麻烦,影响使用效果。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定位孔旋转调节装置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努力研发一种使用方便的无级调节装置,本案油然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旋转调节装置,以实现无级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座椅旋转调节装置,包括一与底座相接的下转盘、一与座椅相接的上转盘和一定位件;下转盘的上表面和上转盘下表面接触,且下转盘和上转盘分别具有相互穿插的套筒和套管,套筒的内径略大于套管的外径;在下转盘和上转盘的接触部位装有轴承;定位件安装在套筒上,定位件内端与套管壁相抵触。
上述轴承安装在下转盘的上表面和上转盘下表面的接触部位。
上述轴承安装在套筒和套管的接触部位。
上述定位件与套管抵触的内端具有防滑垫片。
上述装置的套管壁上涂有耐磨材料。
上述定位件为螺钉,套筒壁上开设相配合的螺孔。
上述定位件为枢接在套筒上的摩擦杆,套筒壁上开设供摩擦杆转动的活动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旋松定位件,使定位件内端解除对套管壁的紧抵,此时下转盘和上转盘可以相对旋转,再将下转盘和上转盘旋转到所需角度,然后旋紧定位件,使定位件内端重新紧抵于套管壁,此时,定位件施于套管壁的压力,使下转盘和上转盘相对旋转的摩擦力增大,阻止下转盘和上转盘相对旋转,实现旋转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定位件可定位在套管壁的任一位置,基于套筒与套管之间可以做360度旋转,从而实现座椅与底座进行360度无级调节,且可随意定位,使用方便简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另外,耐磨材料和防滑垫片的加设可延长装置使用的寿命,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座椅旋转调节装置的结构剖示图;
图2是现有座椅旋转调节装置的下转盘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旋转调节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旋转调节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较佳实施例,一种座椅旋转调节装置,包括一与底座云梯相接的下转盘1、一与座椅相接的上转盘2和一螺钉3(定位件)。
其中,下转盘1的结构及其与底座相接的结构和现有技术相同,也是安装在云梯上,如图2所示,下转盘1具有套筒,在套筒的壁上开设一径向螺孔11。下转盘1的上表面安装了轴承。
上转盘2具有套管,套管的外径略小于套筒的内径,使套管可以穿插在套筒中,上转盘2利用轴承实现对下转盘1的相对转动。轴承也可以安装在套筒和套管的接触部位,同样实现上转盘2与下转盘1的相对转动。
螺钉3旋拧在螺孔11上,并且内端紧抵在套管壁上。
为了增大螺钉3内端与套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并避免因摩擦力加大而损坏上转盘2,本实用新型还在套管壁上涂有一层耐磨材料或螺钉3内端装有防滑垫片22,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下转盘1可以因需要而旋转到任一角度,然后将螺钉3旋紧,使螺钉3或防滑垫片22和套管壁或耐磨材料表面紧密抵触,产生一个很大的静摩擦力,从而实现定位。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螺钉3可定位在套管壁的任一位置,不受角度限制,实现座椅与底座进行360度无级调节,可随意定位,也无需根据标识符来确定位置,在使用中方便、简洁。另外,在套管壁有耐磨材料或防滑垫片22,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成本,并可达到很好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件也可以采用摩擦杆31实现摩擦定位。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下转盘1的套筒上开设一个活动槽12,活动槽12中具有一个转轴32,摩擦杆31枢接在转轴32上,并以转轴32为旋转中心转动。当摩擦杆31转动到套筒的径向位置,摩擦杆31或防滑垫片22和套管壁或耐磨材料表面紧密抵触,产生一个很大的静摩擦力,从而实现定位。当摩擦杆31转动一个角度后,解除定位,方便进行旋转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尚宏理容椅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尚宏理容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