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烤烟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912.4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星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星泉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55100云南省曲靖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烤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烟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的烤烟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22591.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烤烟房烤炉,这种烤烟炉包括炉壁,炉篦,炉膛,若干位于炉壁中、上部的通风孔,通风孔由炉膛穿通到炉壁的进风夹缝中,该进风夹缝位于炉壁内,其形状与炉壁相同,并沿炉壁全长分布,其底端和前端与空气相通;在炉篦下面安装有一个其上端覆盖炉篦底部的调风控制箱,调风控制箱的底部有一块可活动的进风控制板。该烤炉送入烤房地垅的热量可控制,因此烟叶的烘烤质量好,均匀。且燃煤燃烧充分,少有烟尘,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节约燃煤,适合非烤烟企业民用烤炉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利用率高且节能的烤烟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烤烟炉,包括炉膛、储水室、热空气室、吸热空气管、吸热水管和进风口,炉膛的中部为燃烧室,下部为燃料废料出料口,上部有吸热空气管和吸热水管平行等交叉排列,吸热空气管与热空气室联通,吸热水管与储水室联通,热空气室与储水室依次位于炉膛的外周周,进风口位于热空气室的顶端,出风口与热空气室的下端联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烤烟炉,储水室的顶端连接有安全阀。蒸汽管的一端与储水室的顶部联通,另一端通过阀门分别与热空气室及燃烧室联通,冷水管与储水室的下方联通,开水管与储水室的上方联通。燃烧室的后壁有风机。进风口处有除湿装置。所述的炉篦的端部上倾。所述出风口处有气模式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烤烟炉,设计为三室一层一体式结构,分别为:燃烧室、储水室、热空气室和保温层,燃烧室的上部属于集热区,利用空气管、水管,吸收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其中空气管所吸收的热能经过热水室过滤后直接利用,达到迅速供热的效果,水管所吸收的热能储用,燃烧室中间部份属于燃料燃烧室,炉篦的端部上倾,可使燃料充分与空气接触,燃烧充分,以达到节能的作用,有效独特的设计强大的汽化功能能使各种燃料充分汽化,完全燃烧。燃烧室的底部属于废料室,用于收集、储存不能燃烧的废物,燃烧室处的风机可根据烘烤的实际温度调节风量,控制燃料的燃烧速度,储水室在烤烟炉燃烧前期,具有降温作用,符合烤烟前期烘烤要求,储备热能生产开水可供生活用,在烤烟炉燃烧中期,储水室生产的蒸汽可补充到热空气室,增加湿度,可加速烤烟生化反应,缩短烘烤时间,在烤烟炉燃烧后期,所生产的蒸汽全部排入燃烧室,利用2H2O+C=2H2+O2+C=CO2+H2O燃烧原理,再次释放能量再次利用,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目的,在燃烧炉燃烧的末期,烤烟出炉前,烘干的烤烟可用蒸汽进行柔化处理,减少烤烟破损提高烤烟质量。热空气室采用顶部进风,利用导气板导流层加热经过热源后直接进入烤房利用。保温层达到保温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目的。除湿系统独立的除湿系统用于后期烘干排除水份,循环风道将热能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气模式散热系统可起到散热均匀,节省空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功能全,全效节能、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对燃料种类不限制,各种燃料所产生的热能在此设备本身控制下都能符合烤烟在烘烤过程中各阶段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热利用率高且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膛,2-储水室,3-热空气室,4-吸热空气管,5-吸热水管,6-进风口,7-出风口,8-燃烧室,9-燃料废料出料口,10-安全阀,11-蒸汽管,12-阀门,13-冷水管,14-开水管,15-风机,16-除湿装置,17-炉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节能烤烟炉,包括炉膛1、储水室2、热空气室3、吸热空气管4、吸热水管5和进风口6,炉膛1的中部为燃烧室8,燃烧室8的后壁有风机17,燃烧室内的炉篦19的端部上倾。下部为燃料废料出料口9,上部有吸热空气管10和吸热水管11平行等交叉排列,吸热空气管10与热空气室3联通,吸热水管11与储水室2联通,热空气室10与储水室2依次位于炉膛1的外周周,储水室2的顶端连接有安全阀12,使得储水室2为非承压装置,蒸汽管13的一端与储水室2的顶部联通,另一端通过阀门14分别与热空气室3及燃烧室8联通,冷水管15与储水室2的下方联通,开水管16与储水室2的上方联通。进风口6位于热空气室3的顶端,进风口6处有除湿装置18和风机17,出风口7与热空气室3的下端联通,出风口7处有气模式散热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星泉,未经朱星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