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复合机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8475.6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2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武;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41/00;B05C1/08;B05C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 笛 |
地址: | 7140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机 涂布胶辊 主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法复合机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法复合机的涂胶部分一般采用涂胶的网线辊主动控制转速,胶辊被动传动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胶辊靠复合材料与网线辊的摩擦力进行旋转,如果网线辊的上胶量过大、网线辊磨损、或者工作中产生其他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胶辊与网线辊之间传动时的打滑现象,直接影响复合的精度与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法复合机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解决了胶辊与网线辊之间传动时容易发生的打滑问题,保证了复合精度与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法复合机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分和传动部分,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胶辊变频器和网线辊变频器连接,胶辊变频器依次与胶辊电机和胶辊编码器连接,组成一个控制回路,网线辊变频器依次与网线辊电机和网线辊编码器连接,组成一个控制回路;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由依次连接的胶辊电机、胶辊减速机、联轴器、胶辊组成的胶辊传动装置和依次连接的网线辊电机、网线辊减速机、万向传动轴、网线辊组成的网线辊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采用胶辊和网线辊上分别设置传动装置,使胶辊与网线辊都做主动转动,并且采用PLC控制器协调控制,使胶辊与网线辊实现同步运转,从而避免了胶辊与网线辊之间传动时的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中控制部分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中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线辊,2.网线辊轴套,3.万向传动轴,4.减速机,5.网线辊电机,6.胶辊电机,7.胶辊减速机,8.联轴器,9.胶辊,10.支架,11.PLC控制器,12.网线辊变频器,13.网线辊编码器,14.胶辊变频器,15.胶辊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干法复合机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分和传动部分。
其中控制部分如图1所示,包括胶辊控制部分和网线辊控制部分,胶辊控制部分包括胶辊变频器14、胶辊电机6、胶辊编码器15依次连接组成一个控制回路;网线辊控制部分包括网线辊变频器12、网线辊电机5、网线辊编码器13依次连接组成一个控制回路;胶辊编码器15和网线辊编码器13用于对胶辊和网线辊的转速检测,胶辊变频器14和网线辊变频器12同时与PLC控制器11连接,并由中央控制系统的PLC控制器11进行同步协调,用于对胶辊电机6和网线辊电机5的转速调整。网线辊变频器12和胶辊变频器14均采用3.7KW的变频器,胶辊电机6和网线辊电机5均采用3KW的变频电机。
其中传动部分如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胶辊传动部分与网线辊传动部分,胶辊传动部分包括胶辊电机6,胶辊电机6通过传送带与胶辊减速机7连接,胶辊减速机7通过联轴器8与胶辊9连接;网线辊传动部分包括网线辊电机5,网线辊电机5通过传送带与网线辊减速机4连接,网线辊减速机4通过万向传动轴3与网线辊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干法复合机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工作时,通过各自的传动装置实现了胶辊与网线辊的主动转动,在PLC控制器11协调控制下,通过胶辊控制部分和网线辊控制部分对胶辊传动部分与网线辊传动部分的驱动电机进行精确控制,使得胶辊与网线辊同步运转,完成涂胶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干法复合机涂布胶辊主动控制装置对胶辊与网线辊分别设置了一套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从而确保了胶辊与网线辊之间的上胶和各自的自主转动,彻底解决了胶辊与网线辊之间传动时的打滑问题,满足了涂胶的技术要求,有效降低摩擦,明显延长涂布网线辊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涂布品质,保证了上胶均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