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扰泥清沙船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4315.4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8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杜伟华;刘九中;王书贞;徐洪生;郭凤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军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扰泥清 沙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清沙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河道扰泥清沙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类河道清沙船存在以下不足:河道内的泥沙部分结构比较松散,部分比较紧密,而现有清沙船,其吸泥泵只可将较为松散的泥沙清除,而对于结构较紧密的泥沙,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清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河道扰泥清沙船,它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无论河道内是何种结构形式的泥沙,均可将其彻底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河道扰泥清沙船,包括船体,船体上安装高压充气机,高压充气机与射流管的一端连接,射流管的另一端与输泥管连接,输泥管的前端伸向船头,输泥管的后端伸向船尾,输泥管上安装操作台,输泥管的前端与抽泥管的一端连接,抽泥管的另一端与吸泥泵连接,吸泥泵上设置吸泥管,吸泥泵上安装基座,基座上安装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防水壳体连接,第一防水壳体内安装第一扰沙电动机,第一扰沙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扰沙叶轮连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防水壳体连接,第二防水壳体内安装第二扰沙电动机,第二扰沙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螺旋式叶轮连接,操作台上安装卷扬机和支架,支架上安装滑轮,卷扬机的绳索绕过滑轮与第二液压缸连接。输泥管的后端安装泥沙分离器,泥沙分离器由分离器壳体、电机座、电动机和叶轮连接构成,分离器壳体上开设出泥口、出水口和泥沙入口,泥沙入口与输泥管的后端连接,分离器壳体内安装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电动机,电动机上安装叶轮,出水口处安装滤网。射流管上安装单向阀单向阀,高压充气机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具有扰沙装置,对于河道内结构较为密实的泥沙,可将其扰碎打散,以便吸泥泵吸取;它还具有泥沙分离器,可将吸泥泵吸取的泥沙中的水分与泥沙分离,能有效地提高清理泥沙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加工难度低、造价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船体 2输泥管 3吸泥泵 4抽泥管 5隔栅 6滑轮 7支架 8绳索 9卷扬机 10操作台 11加水口 12射流管 13高压充气机 14单向阀 15压力传感器 16泥沙分离器 17出泥口 18出水口 19滤网 20叶轮 21电机座 22电动机 23第一液压缸 24第一防水壳体 25第一扰沙电动机 26扰沙叶轮 27分离器壳体 28螺旋式叶轮29第二扰沙电动机 30第二防水壳体 31第二扰沙电动机 32基座 33泥沙入口 34吸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河道扰泥清沙船包括船体1,船体1上安装高压充气机13,高压充气机13与射流管12的一端连接,射流管12的另一端与输泥管2连接,输泥管2的前端伸向船头,输泥管2的后端伸向船尾,输泥管2上安装操作台10,输泥管2的前端与抽泥管4的一端连接,抽泥管4的另一端与吸泥泵3连接,吸泥泵3上设置吸泥管34,吸泥管34内安装隔栅5,隔栅5可起过滤作用,防止泥沙中的大块物体进入吸泥泵3,可有效地保证吸泥泵3的工作安全;吸泥泵3上安装基座32,基座32上安装第一液压缸23和第二液压缸31,第一液压缸23的活塞杆与第一防水壳体24连接,第一防水壳体24内安装第一扰沙电动机25,第一扰沙电动机25的输出轴与扰沙叶轮26连接,第二液压缸31的活塞杆与第二防水壳体30连接,第二防水壳体30内安装第二扰沙电动机29,第二扰沙电动机29的输出轴与螺旋式叶轮28连接,螺旋式叶轮28的形状结构类似于绞肉机的绞刀,其叶片是沿叶轮的轴向连接螺纹状设置的,有利于对较为密实的泥沙进行深度搅动;操作台10上安装卷扬机9和支架7,支架7上安装滑轮6,卷扬机9的绳索8绕过滑轮6与第二液压缸31连接。输泥管2上设置加水口11,在使用前,可通过加水口11向输泥管2内注水,正常工作时,将加水口11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军,未经徐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4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钢构立体自动车库
- 下一篇:一种前处理电泳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