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周循环电力仪表充电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3481.2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0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粟和林;吴蓉;郭洪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西昌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卓仲阳 |
地址: | 61007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循环 电力 仪表 充电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常规使用的非接触红外测温仪或便携式功能仪器蓄电池充电控制器,尤其是一种智能周循环电力仪表充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许多便携式仪器,如红外测温仪、电力巡检器、电压电流嵌形表、防误操作电脑钥匙等都已经采用或有待改用蓄电池工作方式,该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勤换电池的不利因素,但也掩藏着另一弊端,即为保证使用时有充足电量,则不论用与不用,也不管是用大电流主充还是小电流浮充,基本都处于不间断充电状态。这样使蓄电池隔、镍、锂等化学材料长期处于热饱和中,故老化衰减增快,寿命大幅缩短。更严重的是,当蓄电池异常时,在不明究里的情况下,往往将价值成千上万元的仪器视为损坏而弃之不用或报废重购,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工作而且造成极大经济损失。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上述蓄电池充电存在的缺陷以及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应急等因素的考虑,需要设计一种以周循环为主的智能型多功能电力仪表充电器,能达到如下的技术要求:
1、对便携式仪器坚持或改用充电工作方式,不再为缺电更换电池担忧。
2、设置每周自动充电一次。既保证工作时有充足电源,又可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3、当缺电时及时自动充电,满电时自动断电。
4、蓄电池无论什么原因失电时,都能从充电仪器获得同等级电源进行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蓄电池充电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周循环蓄电池充电控制器以期达到所述四方面的要求。
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周循环充电控制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及外壳体1上的数字显示屏及指示灯2、输入输出插口3、功能/数控开关4,其技术特征是在壳体1内设置有蓄电池EC及充电判断电路1.1与脉动电源及时钟控制电路2.1;蓄电池EC及充电判断电路1.1包括由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D1构成的基准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IC1构成的比较判断电路、晶体管BG1、继电器J1,常开结点J1-1、输入插座CZ1构成充电控制电路;脉动电源及时钟控制电路2.1包括具有变压整流功能的变压器B、半波整流器D2,时钟芯片IC2、桥式整流器D3-6、滤波电容C1、集成稳压器WY、输出插座CZ2构成,以及由集成稳压器WY的输出端引出的经开关K9控制的应急直流电源,使在电力仪器工作电源出问题时,用交变直流电源替补的一种措施,起到应急作用。
蓄电池EC及充电判断电路1.1中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D1构成的基准电压经同向输入端3、反相输入端2与集成运算放大器IC1连接,其集成运算放大器IC1的第6脚与晶体管BG1的基极连接、继电器J1一端与晶体管BG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常开结点J1-1与输入插座CZ1连接。
在脉动电源及时钟控制电路2.1中,具有变压整流功能的变压器B的次级一端与半波整流器D2连接,形成的脉动电流,一路直送输出插座CZ2第二针等待,另一路与继电器J2的常开结点J2-1连接再送输出插座CZ2第三针等待;另一端与桥式整流器D3-6连接,桥式整流器D3-6与滤波电容C1,集成稳压器WY连接,集成稳压器WY输出一路直送输出插座CZ2第四针等待,另一路则经R6、R7分压,接往时钟芯片13、14脚作工作电源,形成了四组输出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西昌电业局,未经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西昌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户外监控装置及自动监测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软吊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