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保温瓶塞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234.2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 |
主分类号: | A47J41/00 | 分类号: | A47J41/00;B65D39/16;B65D39/00;B65D5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保温 瓶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家庭日用品配件。
背景技术
目前保温瓶的瓶塞与保温瓶间没有连线,保温瓶也没有泄压通道供高压蒸汽通过,保温瓶内胆与大气之间没有密闭气腔,主要是依靠塑料的隔热性来保温。
发明内容
目前保温瓶瓶塞冬季易进落、随时会失手落地、保温效果还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一方面,通过构造细长的蒸汽泄出通道而使保温瓶内部压力不会过高,从而避免瓶塞进离保温瓶;另一方面,通过把瓶塞拴在一根两端分别拴在保温瓶的瓶壳上端和手柄上部的软线上来避免瓶塞失落到地面。同时,通过在保温瓶内胆与大气之间构造出更大的密闭气腔来提高其保温的效果。
预备说明:
a)实体:(包括实体组中的实体)均为三维实体,都在同一个XYZ三维坐标系中。
b)实体组:包含多个实体的一个实体集,实体组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运动,且运动时实体组内各实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该实用新型由一个塞体和保护线构成。。
1塞体:塞体由塞桶、塞盖、燕尾条和密封圈构成。
1.1塞桶101:塞桶101为圆柱状,其桶底具有气密性,其外侧沿周向均匀分布着4个燕尾槽101-1、101-2、101-3、101-4,燕尾槽的上端为一个较宽的长方状凹;其桶沿对称分布着两个楔状体101-6、101-7,楔状体的楔尾向内、楔刃向外,其中一个刃面水平。
1.2塞盖107:塞盖107为一个圆形平板体,其半径微大于保温瓶瓶口的外半径,塞盖外沿能完全遮住保温瓶的内胆瓶口,它的中部对称地分布着两个扣孔107-1、107-2,;其一侧沿的弧形突出部位上有一个圆通孔107-3。
1.3燕尾条:燕尾条的横截面呈燕尾状,故得名燕尾条;燕尾条又分为两种:无槽燕尾条和带槽燕尾条。
1.3.1无槽燕尾条:无槽燕尾条102、103、104完全相同。沿燕尾条纵向分布着多个长方状的齿;其无齿部位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配合在塞桶101的燕尾槽内时,二者在塞桶101外表面的结合部位足够平滑;其一端头为长方体,可配合在塞桶101燕尾槽上端的长方状凹内,使燕尾条只能从塞桶101燕尾槽带长方状凹的一端移出。
1.3.2带槽燕尾条:在无槽燕尾条的底面开出一个沿纵向贯穿无槽燕尾条的细槽,即可得到带槽燕尾条105,105-1即为带槽燕尾条105上的细槽。带槽燕尾条105配合在塞桶101的燕尾槽时,带槽燕尾条105上的细槽与燕尾槽底面围成一个贯穿该燕尾槽的细长通道,该通道称为泄压通道。
1.4密封圈106:密封圈106的径向截面为V字形,密封圈106的内壁面等同于一个圆管内壁,可紧配合在塞桶101的外壁面;密封圈106的材质为硅橡胶。
1.5塞体108:令燕尾条102、103、104和带槽燕尾条105无槽分别地紧配合在塞桶101的燕尾槽101-1、101-2、101-3、101-4内,带槽燕尾条(105)上的细槽与燕尾槽(101-4)的底面围成的泄压通道贯穿燕尾槽(101-4);三根密封圈分别紧配合在塞桶101的外壁面上、中、下部位,每根密封圈的上下面被燕尾条上的长方状齿紧贴,燕尾条上的长方状齿处于密封圈的外沿内侧,三根密封圈之间可形成两个小密闭气腔;塞桶101上的两个楔状体101-6、101-7可分别地紧配合在塞盖107的扣孔107-1、107-2内;塞桶101的上沿紧贴塞盖107的下底面,可在生产时形成一个干空气密闭气腔,由此构成的实体组108即为塞体108。塞体108配合在保温瓶瓶口时,保温瓶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泄压通道泄出保温瓶,塞体108不会进离保温瓶。
2新型保温瓶塞与保温瓶的配合:保护线202的中段拴在塞盖侧面的穿线孔上,两端分别拴在保温瓶201的瓶壳上端和手柄上部,使新型保温瓶塞不会因失手落到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新型保温瓶塞冬季不会进跳、也不会因失手落地、保温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塞体108的成形过程图。
图2是新型保温瓶塞与保温瓶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用新型的塞盖107的直径为60mm,塞桶101的外直径为35mm,塞桶101的高度为40mm,密封圈106的V字形截面内外沿相距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未经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