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3205.6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8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腾四方数字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5 | 分类号: | H01P1/20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辉轮;熊晓果 |
地址: | 610092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通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是数字电视发射机中的滤波器。
背景技术
大功率数字带通滤波器在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带外无用分量。图1所示为常规的固定频率带通滤波器的一种结构式形,包括同轴谐振腔腔体1、固定频率的同轴内导体2、谐振腔与谐振腔之间的固定耦合系数的耦合机构3、与谐振腔相连接的输入输出装置4。常规的固定频率带通滤波器通常用铝材加工出各谐振腔腔体及谐振腔与谐振腔之间的耦合系数固定的耦合窗,其调谐特性不好、温度稳定性差、功率容量小、选择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谐的滤波器,该滤波器有一调谐装置,调谐装置包括同轴调谐腔、基本内导体和可沿内导体轴线方向连续改变长度的可调内导体,基本内导体和可调内导体之间用接触簧片实现电连接。基本内导体和可调内导体由铜或铝等导电导体制成,优选为黄铜材料车削加工后经镀银而成。采用这种设计,同轴内导体在同轴谐振腔腔体内可连续改变长度,从而使同轴谐振腔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改变谐振频率,实现在整个UHF频段连续调谐。
调谐装置还包括温度补偿装置,该温度补偿装置也是可调长度同轴内导体的固定装置,只要温度补偿装置的长度随温度变化保持衡定不变,或者变化很小,则可调长度同轴内导体在同轴谐振腔内的长度随温度变化将保持衡定,或变化很小,同时同轴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就会随温度变化保持衡定,或者变化很小,从而保正大功率同轴腔窄带带通滤波器在大功率条件下,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频率变化-温飘,在容许范围之内,即实现了温度补偿。
温度补偿装置与可调长度同轴内导体有机结合,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使同轴谐振腔实现了既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改变谐振频率,又具有较高的谐振频率稳定性。
谐振腔与谐振腔之间有一个可连续改变耦合系数的耦合装置。其中耦合装置位于相邻两个同轴谐振腔之间,起到两腔之间传递微波能量的作用。耦合装置是一种可连续改变耦合系数的耦合环,增大或减小在相邻两个同轴谐振腔之间的插入深度,即可连续的增大或减小腔间的耦合系数,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同轴谐振腔之间耦合系数连续改变的要求。
为增大滤波器的功率容量,选择了较大体积的同轴谐振腔,同轴谐振腔的直径大于130毫米,这样可以降低同轴谐振腔内单位空间内的微波能量,确保不发生微波能量击穿腔内空气介质的现象;由于谐振腔具有多次谐振特性,为了保正在450MHz-900MHz调谐范围内,所有工作频道的二次、三次谐波不落在同轴谐振腔的寄生通带上,经多次实验确定,同轴谐振腔的径向尺寸D和轴向尺寸L之比:即D/L<0.8;为了保正同轴谐振腔最大品质因数,从而保正大功率同轴腔窄带带通滤波器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确定同轴谐振腔谐振腔的特性阻抗为75.5欧。为提高滤波器的散热效果,本滤波器采用厚度大于5mm的铝板或铜板组合焊接后形成谐振腔腔体,然后再在腔体外侧粘贴散热器。
传输零点交叉耦合装置位于输入谐振腔和输出谐振腔之间,为圆盘状电容结构,该圆盘状电容耦合装置在输入、输出腔体内的位置可沿腔体轴线方向改变,可使滤波器通带两侧的两个传输零点从通带两侧较远的位置向通带两侧较近的位置移动,从而使滤波器的选择性得到提高。
该滤波器具有较大的调谐范围,可在450MHz-900MHz频率范围内连续调谐;具有较好的频率选择性,能够满足数字电视发射机对带通滤波器选择性的要求,具有较好温度稳定性,温度漂移小于1KHz/1℃;具有较大的功率容量,承受功率大于1KW。
该带通滤波器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较好的选择性,较大的功率容量,可满足现代通信对窄带、大功率、高选择性滤波器的需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常规的固定频率带通滤波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通滤波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通滤波器中的具有温度补偿的调谐装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通滤波器中的腔间耦合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通滤波器中的谐振腔腔体;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通滤波器中输入腔与输出腔之间传输零点交叉耦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腾四方数字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腾四方数字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