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膜焊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870.3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彭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蒙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29C65/78;B29L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 丰 |
地址: | 610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膜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膜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膜焊接器,主要适用于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焊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塑料薄膜的焊接方式有多种。中国专利号“90216859.2”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焊接器,包括有可调节电热体位置的调节钮和在壳体下装有两个滚轮。该焊接器主要用于温室、大棚等大面积塑料薄膜的焊接加工。
也有采用激光光束连接塑料材料,该方式中,采用激光光束照射正对激光光束的上层材料,在激光光束可透过的上层材料与激光光束不可透过的下层材料之问的接触面处加热两材料,然后两材料在压力下互相连接在一起。激光光束可透过的材料用光学术语来说可为可见光波长范围中的黑色。此外,公知的是,为此生成一线性激光光束,在焊接操作中材料与激光光束作相对运动,以生成所需焊接形状。按照该照射技术的焊接过程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塑料在IR照射下的热响应。涂有IR吸收物质的塑料在照射下吸收IR源中的热能后热能渐渐累积。热能的累积、从而塑料中达到的温度决定于能量的计量类型,如能量密度和照射时间。此外,材料特性如导热率也很重要.焊接过程的关键一步是从固态向液态的相变。为了达到这一熔合温度,由于塑料的导热率低因而需要一定的加热时间。原则上,可通过提高能量剂量来缩短照射时间。但是,这一做法使得加工范围减小,造成焊接质量下降。
由于上述两种塑料膜焊接方式都是针对的普通塑料,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专用焊接器。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主要应用于防腐蚀衬里。该材料具有聚四氟乙烯的耐腐蚀特性,同时又有对金属特有的较强粘着特性,克服了聚四氟乙烯对金属的不粘合性缺陷,加之其平均线膨胀系数接近碳钢的线膨胀系数,使ETFE(F-40)成为和金属的理想复合材料,具有极优良的耐负压特性。正是由于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具有上述特性,并不能采用普通塑料焊接器进行直接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塑料焊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主要适用于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焊接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普通塑料膜的焊接,尤其适用于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焊接,并且使焊接后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在接缝处的强度大于其本体强度,连接牢固,增强了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膜焊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辊、加热辊和将塑料膜边缘叠加形成焊接层的叠加板,所述加热辊包括上加热辊和设置在上加热辊下方与上加热辊配合的下加热辊,所述叠加板包括上叠加板和设置在上叠加板下方与上叠加板配合的下叠加板。
所述牵引辊为两个,分别与待焊接的两塑料膜连接。
所述牵引辊经塑料膜带动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转动。
所述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经同步电机带动转动,与牵引辊作同步运动。
所述加热辊上设有环形加热电极。
所述叠加板与塑料膜焊接边配合处向上翻卷形成一固定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特性而设计,并且还可适用于普通塑料膜的焊接。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牵引辊带动被焊接塑料膜,使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被动转动对塑料膜加热焊接,并且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之间对塑料膜有一压力,使焊接平衡均匀,焊接为连续焊接,无须人工操作,效率高。
三、本实用新型设置上叠加板和下叠加板,将两塑料膜的焊接边缘叠加,保证了塑料膜边缘焊缝的一致性。
四、本实用新型在加热辊上设有环形加热电极,可增大焊接压力,提高焊接强度,并且能节约能耗。
五、本实用新型叠加板与塑料膜焊接边配合处向上翻卷形成一固定腔,当牵引辊牵引塑料膜移动时,对塑料膜进行限位,保证的焊接质量。
六、本实用新型焊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可以使焊接后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在接缝处的强度大于其本体强度,连接牢固,增强了安全性,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接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焊接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叠加板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牵引辊,2、叠加板,3、上加热辊,4、下加热辊,5、塑料膜,6、环形加热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蒙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蒙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电式换挡机构的缓冲装置
- 下一篇:塑料编织圆织机提布用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