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刀双掷同轴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1780.2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8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峰;李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6;H01H51/22;H01H51/29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席树文;李凤岐 |
地址: | 7213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刀 同轴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刀双掷同轴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频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一般采用电磁系统驱动动簧片变形位移来实现触点转换,由于动簧片动作过程中弯曲变形,造成接触系统电压驻波比增大,难以实现断开触点间的高隔离度。此外,其线圈控制端子和触点引出端都分布在底座上,不能满足高低频端子隔离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双刀双掷同轴继电器,其电磁系统采用两组双线圈结构形成对称的平衡旋转式电磁系统,接触系统静触点和动簧片封闭在腔体内呈现带线结构;通过线圈激励产生的电磁场及磁钢磁场作用驱动安装在接触系统盖板上的两组衔铁机构同时反向转动,衔铁机构的推动簧片推动接触系统相对的两个推杆同步运动,带动接触系统相对的两组动簧片同步移动,实现四个同轴端口中相对的两组同步接通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一种双刀双掷同轴继电器,包括电磁系统(1)、衔铁部分(2)和接触系统(3),电磁系统(1)由两组磁路相互独立的电磁机构组成,并通过立柱(4)固定在接触系统(3)上;衔铁部分(2)由两组同轴铰接的衔铁机构组成,并设置在接触系统(3)的盖板(5)上,分别位于两组电磁机构的下方;接触系统(3)由四组触点机构组成,对应分布在两组衔铁机构四端头的下方;封闭罩(6)固定在接触系统(3)的上方,且电磁系统(1)、衔铁部分(2)及盖板(5)均位于封闭罩(6)内。
所述每组电磁机构由左右铁心(7,8)、线圈(9,10)、公用导磁体(11)、公用支架(12)及磁钢(13)构成;线圈(9,10)分别缠绕在左右铁心(7,8)上,左右铁心(7,8)的上端固定在公用导磁体(11)上,下端固定在公用支架(12)上;磁钢(13)位于线圈(9,10)之间,上端固定在公用导磁体(11)上,下端固定在公用支架(12)上;公用导磁体(11)和公用支架(12)通过五根立柱(4)固定在接触系统(3)的盖板(5)上;两组线圈(9,10)并联或串联且中间抽头引出公共端,构成磁保持式电磁系统。
所述衔铁部分(2)由V形衔铁(15,16)、衔铁架(17)及推动簧片(18,19)组成,衔铁架(17)固定在接触系统(3)的盖板(5)上,V形衔铁(15,16)同轴铰接在衔铁架(17)上,推动簧片(18,19)分别固定在V形衔铁(15,16)的下方。
所述接触系统(3)由盖板(5)、环形腔体(22)、同轴连接器(23)、静触点组件(24)、限位销(25)、推杆(26)、弹簧(27)及动簧片(28)构成;四个同轴连接器(19)插装在腔体(18)的四角的下方并使其内芯位于腔体(18)内,四个静触点组件(24)对应固定在四个同轴连接器(19)内芯的内端,四个推杆(26)的上端对应位于推动簧片(18,19)四端头的下方,下端穿过盖板(5)上的通孔后插装在腔体(22)上的定位孔(29)中,动簧片(28)固定在推杆(26)的中部位于静触点组件(24)的上方,推杆(26)的下端套装有弹簧(27),且弹簧(27)位于定位孔(29)中,限位销(25)固定在腔体(22)的内端面上,且动簧片(28)的两端位于限位销(21)之间。
所述两组线圈(9,10)及V形衔铁(15,16)呈45°夹角安装在接触系统(3)的上方,且V形衔铁(15,16)分别位于两组线圈(9,10)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二:基本结构与技术解决方案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磁系统(1)的电磁机构线圈(9,10)之间没有磁钢(13),两组线圈(9,10)并联或串联构成电磁式电磁系统,V形衔铁(15,16)与盖板(5)之间分别安装有衔铁复位弹簧(20,2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封闭在环形腔体内程带线结构的接触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带宽和更优良的射频性能。而且高低频电路完全隔离,消除了大功率射频信号偶合到控制电路中的隐患。
2、本实用新型两组衔铁机构同轴安装在接触系统上,可保证衔铁部分与接触系统间更高的配合精度。
3、本实用新型电磁系统通过五根立柱安装在接触系统上,可简化继电器结构,易于调整装配精度,并可为罩子部分的引出端提供空间。
4、本实用新型电磁系统通过支架将铁心和磁钢连接,有效提高了电磁系统的结构强度。
5、本实用新型触点转换过程动簧片位移但不变形,因此其接触系统电压驻波比较小,实现了断开触点间的高隔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1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夹手上滑门门扇结构
- 下一篇:水龙头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