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规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1639.2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子恒 |
主分类号: | B43K29/00 | 分类号: | B43K2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 笛 |
地址: | 710038陕西省西安市灞***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圆规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笔和圆规,各自功能单一,在日常生活中,分别制造笔和圆规需要耗费两份原材料;携带一支笔和一个圆规也很占空间;在写完一段文字后,若需画图,必须先把笔放好,再取出圆规进行作图,太浪费时间,不方便,效率低;若忘记带圆规则无法进行相应的作图;普通圆规在不用时固定针常露在外面,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规笔,综合了笔和圆规的功能,并且结合巧妙,体积小巧,使用及保管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规笔,包括笔杆和针腿,笔杆的笔帽端设置有笔帽卡,笔杆中安装有笔芯,笔芯伸出笔杆的笔尖端,针腿的一端通过转动关节与笔杆的笔帽端头连接,针腿的另一端头安装有固定针,针腿上设置有卡翼;所述笔杆的中间一段表面上沿笔杆方向开有滑动槽,滑动槽上装有安全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圆规笔,其特征还在于:
固定针向笔杆方向弯折,在笔杆的笔尖端对应设置有卡槽,固定针能够卡进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笔与圆规合二为一,缩小了二者占用的空间,节省原材料,方便使用,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笔与圆规一体,防止了只带笔而忘带圆规的情况发生;在不使用时,针可收于笔杆,比传统圆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规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是圆规笔的主视图,图b是圆规笔的右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安全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b的俯视图;
图4是图1b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b的B—B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圆规笔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转动关节,2.固定旋钮,3.针腿,4.笔杆,5.滑动槽,6.安全卡环,7.固定针,8.可替换笔芯,9.卡翼,10.笔帽卡,11.弯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规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笔杆4和针腿3,如图1a所示,笔杆4的笔帽端设置有笔帽卡10,笔杆4中安装有笔芯8,笔芯8的笔尖伸出笔杆4的笔尖端(写字一端);笔杆4的中间一段表面上沿笔杆方向开有滑动槽5,滑动槽5上安装有安全卡环6;笔杆4的笔帽端头设置有转动关节1,转动关节1与笔帽端上的固定旋钮2连接,笔杆4通过转动关节1与针腿3的一端连接,针腿3的另一端头安装有固定针7,如图1b所示,固定针7向笔杆4方向弯折。
本实用新型圆规笔实施例如图2所示,安全卡环6设置有两个弯勾11,两个弯勾11安装在滑动槽5中,保证安全卡环6能够沿滑动槽5移动;如图3所示,针腿3与笔帽卡10轴对称安装在笔杆4上;如图4所示,笔杆4的中间一段过渡设置成等腰梯形棱柱形状,该棱柱的短边棱面上沿笔杆方向开有滑动槽5,针腿3也设置成三棱柱形状,保证针腿3与笔杆4的紧密贴合;如图5所示,在笔杆4的笔尖端对应设置有卡槽,固定针7能够卡进卡槽内,保证了保管和使用时的安全;如图6所示,针腿3上与安全卡环6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卡翼9。
本实用新型转动关节1用来调整针腿3与笔杆4的张角,固定旋钮2用于固定转动关节1,从而控制针腿3的开度位置,针腿3在作图时能起到圆心支点的作用,固定针7用于圆心定位,不用时可收于笔杆4内,也便于握笔,防止针头外露引起的不安全事故,安全卡环6在滑动槽5中运动,目的是为在圆规不用时卡住针腿3上的卡翼9,从而固定针腿3使其紧贴笔杆4,笔芯8采用可替换中性笔芯,更环保。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安全卡环6向上推动使之与卡翼9脱开,再松开固定旋钮2,将针腿3与笔杆4按需要画圆的角度分开,将固定针7固定在需要的圆心位置,手持笔头端笔杆4的圆柱体部分,转动画圆;作图完成后,松开固定旋钮2,收回针腿3,放下安全卡环6卡住卡翼9,旋紧固定旋钮2,就可以用笔杆部分进行正常的书写工作。
本实用新型将笔与圆规巧妙结合,解决了传统圆规保管与使用不便、不安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子恒,未经李子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1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生物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测井绞车防溜车联动刹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