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1617.6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4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勤;王方杰;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阳电力电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2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自爱 |
地址: | 7153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合 并联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更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已基本实现电气化,电气化铁路速度快、运输能力强、供电距离长、牵引性能好,由于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列车的提速,车流密度和载重量的增加,使牵引负荷不断增大,牵引网电压波动过大,无功补偿措施不完善,牵引网的谐波污染,由于负荷不平衡引起的负序分量增大;电气化铁路的负荷特殊,所产生的谐波、负序不仅影响到电铁牵引站的供电可靠性,对当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现有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已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合式并联电容器,该并联电容器不仅能补偿牵引网的无功功率,同时能降低负序分量,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流和电压的谐波分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包括芯子主体、外壳、油箱、出线套管及散热组件,所述芯子主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芯子主体由多个全密封小单元电容器并串而成,所述小单元电容器的元件全部并联;所述外壳内充满绝缘冷却油,所述芯子主体浸入所述绝缘冷却油内;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所述油箱及三个所述出线套管,所述外壳的前后侧面设置所述散热组件。
采用此种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补偿牵引网的无功功率,降低负序分量,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流和电压的谐波分量。
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不但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防爆炸,防起火,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子主体,2.外壳,3.出线套管,4.油箱,5.散热组件,6.小单元电容器,7.绝缘冷却油,8.上盖,9.接线柱,1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中,由多个小单元电容器6串并连接组成芯子主体1,芯子主体1上设置有接线柱9,芯子主体1置于外壳2内,外壳2周围密封,外壳2内盛满绝缘冷却油7,芯子主体1完全浸于绝缘冷却油7中。外壳2的顶端设置有上盖8,上盖8上面固定有出线套管3和油箱4,导线10一端连接接线柱9,另一端从出线套管3中引出,出线套管3设置在油箱4的前面,油箱4与外壳2相通,外壳2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安装有散热组件5,散热组件5内部有油道与外壳2的内腔相通。
使用时,将芯子主体1放入外壳2内,盖上上盖8并密封,向油箱4内注入绝缘冷却油7并注满。芯子主体1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绝缘冷却油7带到散热组件5中,将热量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在安装时,将其并接在牵引侧高压母线上,由数个电容器串、并连接成组,再与电抗器串联而成。由于电容器具有过电压、电流能力较差,断电后有残压,合闸送电会产生过电压和涌流等特性,装设有避雷器、熔断器、放电线圈和电抗器等加以保护。放电线圈用以释放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降低残压,防止再次送电时产生的合闸涌流和过电压;串联电抗器用于抑制装置投入时的合闸涌流,吸收牵引负荷产生的高次谐波并防止电容器组与系统产生高次谐波并联谐振。
本实用新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主要是用来补偿牵引网的无功功率,可安装在变电所和牵引网上任一点,同样也可以安装在机车上作就地补偿。该并联电容器分可调容量和不可调容量两种形式,在补偿无功消耗的同时又被用来降低负序分量,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流和电压的谐波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阳电力电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阳电力电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1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真空断路器的跳线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变压器箱沿密封条的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