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0899.8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国 |
主分类号: | E01H5/07 | 分类号: | E01H5/07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融式 道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除道路积雪技术,尤其是一种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北部地区每逢冬季下雪时,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的不便,尤其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国或省道,一旦下雪不仅给清洁工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也使道路所有权的管理者非常头痛,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政府号召,全民清雪,特别是部队,武警们放下训练休息时间参加清雪,非常劳累。如果大量配备现代化的道路清雪车不仅财政负担不起,而且清雪车的使用也局限于冬季的很少时间内,在其他时间还需要维修、保养等,这也是一比不小的开支。
目前有一种风力直吹式清雪设备,它是利用鼓风机吹开一条路,然而由于冬季一般风力较大,很快就会被风再次将雪吹回来。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该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利用现有的拖拉机带动、造价非常低,而且易于保养、使用简便、不用时不占用车辆的正常使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包含用于铲起积雪的铲雪机构,用于将积雪由铲斗输送至融雪箱的输送机构,用于将积雪融化的发热装置及热循环管和将融化的雪水外排的排水管;所述的铲雪机构,包含铲斗、螺旋式雪龙,螺旋式雪龙设置在铲斗内,螺旋式雪龙两端的雪龙转轴与铲斗的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的输送机构包含传送带、转轮,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在铲斗的一侧,传送带的另一端与融雪箱的进雪口连接,转轮设置在传送带内;所述的积雪融化装置主要有融雪箱、发热装置、热循环管和排水管构成,在融雪箱的下部设有向上凹陷并呈扇状的凹陷体,在凹陷体的上端设有热循环管,发热装置对应设置在融雪箱的下端,排水管设置在融雪箱的下部,在融雪箱的上部一侧设有进雪口。
所述的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设置在融雪箱内的热循环管至少设置为一根。
所述的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热循环管设置在融雪箱底部靠近箱底或箱壁位置。
所述的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所述的液压装置设置在铲斗的后侧。
所述的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所述的铲斗或传送带的转轮部位设有前支撑及中部支撑。
所述的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前支撑或中部支撑下端分别连接动力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支架前端。
所述的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在融雪箱的下部设有固定融雪箱的支架和固定发热装置的后部支撑。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设计由于采用简易的组合原理和热融式化雪方式,可以在下雪时与普通的农用车、拖拉机或小型货车组合安装使用,平时卸下本装置后不影响车辆的其他用途,大大的节省了使用成本及保养成本,而且可以使雪融化后流走,有效地防止了二次清雪的麻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而且易于保养使用简便、不用时不占用车辆的正常使用,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雪融化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融雪箱的进雪口示意图;
图中:1、铲斗;2、螺旋式雪龙;3、雪龙转轴;4、液压装置;5、前支撑;6、转轮;7、传送带;8、中部支撑;9、支架;10、支架上部框架;11、融雪箱;12、发热装置;13、后部支撑;14、排水管;15、动力车辆;16、固定位;17、雪;18、水;19、热能;20、热循环管;21、进雪口。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在图1、2、3、4中:一种热融式道路清雪装置,包含用于铲起积雪的铲雪机构,用于将积雪由铲斗1输送至融雪箱11的输送机构,用于将积雪融化的发热装置12及热循环管20和将融化的雪水外排的排水管14;所述的铲雪机构,包含铲斗1、螺旋式雪龙2,螺旋式雪龙2设置在铲斗1内,螺旋式雪龙2两端的雪龙转轴3与铲斗1的两侧内壁连接,螺旋式雪龙2通过螺旋叶面将雪17收拢并传给传送带7;所述的输送机构包含传送带7、转轮6,传送带7的一端设置在铲斗1的一侧,传送带7的另一端与融雪箱11的进雪口21连接,转轮6设置在传送带7内;所述的积雪融化装置主要有融雪箱11、发热装置12、热循环管20和排水管14构成,在融雪箱11的下部设有向上凹陷并呈扇状的凹陷体,凹陷体可以起到引领热能19进入热循环管20,并在热循环管20内循环以融化雪17使其加热后成为水18,并利用排水管14排出,在凹陷体的上端设有热循环管20,发热装置12对应设置在融雪箱11的下端,排水管14设置在融雪箱11的下部,在融雪箱11的上部一侧设有进雪口21;设置在融雪箱11内的热循环管20可以是多根设置,所述的热循环管20的另一功能是烟囱,所以热循环管20应至少设置为一根;热循环管20设置在融雪箱11底部靠近箱底或箱壁位置;所述的液压装置4设置在铲斗1的后侧,利用液压装置4将不用时的铲斗1顶起,以免铲斗1伤及路面;所述的铲斗1或传送带的转轮6部位设有前支撑5及中部支撑8,前支撑5或中部支撑8下端分别连接动力车辆15的前保险杠和支架9前端;可以利用动力车辆15的前部保险杠作为支撑点,用于实现安全牢固的目的,其中部支撑8可以直接连接至支架9,也可以连接到动力车辆15的脚踏板处设置的固定位16加以固定;在融雪箱11的下部设有固定融雪箱11的支架9和固定发热装置12的后部支撑13,由于动力车辆15的后部牵引装置连接车辆的主梁,可以作为发热装置12下部后部支撑13结构的重力的分散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国,未经李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0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硫化机的夹持吸盘
- 下一篇:一种缠绕结构壁管材封头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