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旋式自然通风百叶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8964.3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2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健;张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84 | 分类号: | E06B7/084;E06B3/4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勇 |
地址: | 110013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旋式 自然通风 百叶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叶窗的技术领域,即提供一种其立面可以旋转的自然通风百叶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百叶窗其叶片仅能上下翻转,这对于昼夜温差较大、季节温差较大的地区,它所能发挥的空气调节作用也就极为有限。
中国专利ZL03218941.9公开了《一种新型百叶窗》,该百叶窗的窗体连接有支架,窗体通过支架固定在窗外20厘米-100厘米距离处。百叶窗体固定在窗体的正对面处,其两侧是通风道。这种百叶窗用在两侧设置通风道的方法来解决通风不畅的问题,使得其百叶窗体积增大,而且由于它系两侧通风,效果也不会很好。中国专利ZL200620062597.3公开了《一种风口百叶窗的改良结构》,它在百叶窗的两边框之间设有多片长条形百叶,而在两边框之间可拆卸地固定有多条龙骨,每一龙骨下侧有多个卡口,每个百叶片分别可拆卸地卡合在龙骨下侧的卡口内。每一百叶片与与边框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种叶片可拆卸的结构显然不适合于在工业上应用。在车间里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的百叶窗,除非有固定的专业人员照看,不然,叶片很快就会丢光,百叶窗最多只能剩下边框和几条龙骨。看来,这些设计方案,均不能适应我们所设计的大型热工车间对通风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于昼夜温差较大、季节温差较大的地区建设大型热工车间的需要,使百叶窗对车间能发挥很好的空气调节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立旋式自然通风百叶窗,包括窗框、窗座、窗叶和龙骨,其特征在于:
(1)上、下窗座的中心部位上设置有带轴承的轴套;
(2)在窗框的横框中部设置有一根同窗座的轴套相配合的转轴。
通常的百叶窗只有其叶片可以旋转90度角,所能调节的通风量极为有限;而本实用新型的立旋式自然通风百叶窗,由于窗框和窗座之间采用转轴和轴套相配合的结构,使百叶窗的窗框(包括窗叶立面)可以绕其自身的中心轴转动,故窗面和百叶均可旋转,这样便可以根据需要大面积地调节通风量。由于使用时,百叶窗窗框只需要旋转90度便能使通风面积达到最大,故还可以在窗座上设置一个定位销,使窗框立面只能在0-90度的范围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立旋式自然通风百叶窗,具备如下特点:
(1)窗面和百叶均可旋转90度,可大幅度地调节通风量;
(2)通风量均匀,可根据使用要求自由地调整通风量。
本设计的百叶窗在用于铝电解工业厂房建设时,可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这样它具有很好的抗氟化氢、氯化氢和碱液等化学品的腐蚀的能力。同时,它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窗表面的绝缘电阻值可以达到≥1×106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旋式自然通风百叶窗的正视图,图2则是其侧视图。在上述两图中,1为窗框、2为窗座、3窗叶、4龙骨、5轴承、6轴套和7转轴。L为窗框高(单位:厘米);B为窗框宽(单位:厘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立旋式自然通风百叶窗作进一步的说明与补充。
如图1、2所示,先在百叶窗窗框1上安置好龙骨4和窗叶3,再在窗框垂直面的中轴线上安置好一根转轴7,为了便于转轴套入窗座2的轴套中,转轴上、下伸出窗框的部分,应该是一头短、一头长。在窗座上、下横框的中部,分别安置两个带轴承5的轴套6。比照百叶窗的窗框的长度L和宽度B,制作带轴承、轴套的窗座,将制作好的窗座安装到车间的墙上,再将制作好的带龙骨、窗叶和转轴的窗框安置到窗座上。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便制作、安装成功。
本实用新型的立旋式自然通风百叶窗,通常,其长度(L)可取值为1500-1800毫米;而其宽度(B)可取值为500-675毫米。本设计人在承接电解铝厂工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经过对比实测,现有的百叶窗其实际有效通风面积只能达到40-50%;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最大有效通风面积则可达到90%,很好地解决了这些车间夏季通风量不足的问题,受到了厂方,特别是车间工人们的好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