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用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8171.1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长青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42;F16K41/00;F16K27/02;F16K31/60;H01F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5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器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部件,是安装在变压器油管路中的一种部件,特别适用于油冷却的大型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电压、大容量的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管路中所用的蝶阀的基本结构是:由阀体、阀轴、阀板、阀帽及密封件等组成。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1、由于其在阀轴上部套有与阀座间螺纹装有的防雨阀帽及密封圈,使用时,需将防雨阀帽取下,用扳手旋动阀轴才能使阀板与阀座间进行开启或关闭,因此开启或关闭不但不方便,而且定位也不易准确;2、由于其开启或关闭后,需用定位件将阀轴固定,因此结构也较复杂;3、由于其为保证阀板与阀座间的良好密封,常采用阀板与阀轴间为偏心结构或称偏心蝶阀,且在闸板的外周装有密封胶圈或在阀座内周上装有密封圈,因此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寿命也较低,甚至危害变压器的安全运行;4、由于在变压器运输前需将冷却器和储油器等从变压器油箱上拆除,再用设有四孔的盖板密封装在固定阀门的四个螺杆上,因此不但操作不便,而且易渗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已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开启或关闭方便、定位准确、阀板与阀座间密封合理、使用寿命较长、不危害变压器安全运行及结构简单的变压器用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阀座、阀轴、阀板、阀轴密封环,其特征是:在阀轴上端装有操动柄,在操动柄上设有转动180°角可使阀轴转动90°角的操动孔,在操动柄的一端铰链联接有手柄,手柄的一端设有与阀座上设有的两锁孔相配合的锁舌,且伸向锁舌一侧的手柄四边构成槽形防滴罩;与阀座内口径相配合的阀板外周面是阀板球半径的球面;在阀座一侧的内口径处螺纹装有运输盖板。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设有转动180°角时可使阀轴转动90°角的操动柄,在手柄上设有与阀座上两锁孔相配合的锁舌及槽形防滴罩,因此,不但阀板开启或关闭定位准确,而且在油流的冲击下不能关闭或开启,同时还可防滴、且操作方便、结构也简单。
2、由于阀板与阀座内口径是球面配合,当阀板处于闭合状态时,在偏差不超过阀板厚度时,闭合仍较好,且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胶圈易磨损的使用寿命低和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进行的弊病,因此关闭时密封合理,使用寿命较长,可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3、由于装有与阀座螺纹装配的运输盖板,因此拆装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阀板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操动柄与阀轴上端配合的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阀座,101、锁孔,2、密封圈,3、阀轴,4、阀轴密封环,5、垫圈,6、螺钉,7、防滴限位件,8、操动柄,801、操动孔,9、铰链轴,10、手柄,1001、锁舌,11、铆钉,12、阀板,13、运输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阀座1、阀轴3、阀板12、密封圈2、阀轴密封环4、其特征是:在阀轴3上端装有操动柄8,在操动柄8上设有转动180°角可使阀轴3转动90°角的操动孔801,在操动柄8的一端经铰链轴9铰链联接有手柄10,手柄10的一端设有与阀座1上设有的两锁孔101相配合的锁舌1001,且伸向锁舌1001一侧的手柄10四边构成槽形防滴罩;与阀座1内口径相配合的阀板12外周面是阀板12球半径的球面;在阀座1一侧的内口径处螺纹装有运输盖板13。本实施例是用螺钉6和垫圈5将操动柄8固定在阀轴3上端的。在操动柄8下面与阀座1间还装有防滴限位件7。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手柄10沿铰链轴9翻转,这时锁舌1001即离开阀座1一侧的锁孔101,转动手柄10并带动操动柄8角位移180°,阀轴3且带动阀板12转动90°角,即阀板12与阀座1间处于全开启位置状态,再将手柄10翻转使锁舌1001插入另一锁孔101中,即锁定阀板12的全开启位置。当需要关闭时,反之操动手柄10即可,并使锁舌1001插入到阀座1的一锁孔101中,即锁定阀板12与阀座1的全关闭位置。当因运输需将冷却器或储油器等部件从变压器主体上拆下时,关闭阀板12,将运输盖板13螺纹装在阀座1的一侧并压紧密封圈2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长青,未经邵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