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在水龙头处的胀水节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8084.6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良 |
主分类号: | E03C1/084 | 分类号: | E03C1/08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 辉 |
地址: | 11000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水龙头 节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水龙头处的胀水节水装置,是对现有水龙头节水装置结构的改进,属于节约用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北方大中城市的水资源日趋紧张,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有技术中,关于自来水龙头节水装置的研究很多,例如,公开号为CN141750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给出的《一种内设可调水流量限流装置的水龙头及其节水使用方案》、公开号为CN201007383的实用新型专利给出的《水龙头节水装置》和公开号为CN2604591的实用新型专利给出的《水龙头节水装置》等,上述自来水龙头节水装置通常采用以改进水龙头内部结构或采用停水自动关闭、延时关闭为特点,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对水龙头关闭不严或忘关闭的情况下有一定效果,但对在正常用水状态下节水的效果不大。现有水龙头的开、关均由手柄、阀杆直接带动阀芯转动,用水水流的大小取决于使用者动作的快慢和节水意识。由于市政管网的自来水管路压力是恒定的,现有水龙头的流量主要取决于它的管径大小,使用时一般根据需要的水流量大小来调节水龙头的开启程度,例如,当洗手时,感觉小流量的水流不足,因此疏忽节水往往将水龙头开得过大,从而造成水的浪费。经检索,尚未发现有利用喉管技术节水的安装在水龙头处的胀水节水装置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给出一种安装在水龙头处的胀水节水装置。这种胀水节水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的自来水管道各分户水龙头处,采用了先进的喉管技术节水的原理,即利用管路流动的水,在经过过水管喉部区域时水压增高并加速,从而在喉部的管壁处产生负压区,在喉部负压区的管壁上设置了通向装置体表面的进气道,使空气因压差被吸入喉部负压区与水流共同受水的压力、流速作用,形成空气与水均匀混合的水汽混合物,由于水汽混合物体积代替了纯水体积,从而使同体积的水体积增大,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纯水流量自然减小,达到了节省用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安装在水龙头处的胀水节水装置,其特点是该胀水节水装置包括有装置体、喉部、进气道和丝扣,其中所述的装置体内设有中间为喉部的过水管,过水管的一侧或两侧端口设有连接自来水管或水龙头的丝扣,过水管的喉部区域设有通过管壁通向装置体表面的进气道。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过水管喉部区域设有通过管壁通向装置体表面的进气道为向上倾斜的进气道。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进气道中至少有一条进气道探入进过水管喉部的中心区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过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卡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先进的喉管技术节水原理,以水汽混合物体积代替了纯水体积,使得同体积的纯水体积增大,而自来水龙头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纯水流量自然减小,从而达到节省用水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冲洗效果好、节水率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胀水节水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胀水节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胀水节水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这种安装在水龙头处的胀水节水装置1安装在建筑物的自来水管道各分户水龙头处,该胀水节水装置1包括有装置体2、喉部3、进气道4和丝扣5,其中所述的装置体2内设有中间为喉部3的过水管6,过水管6的端口设有连接自来水管的丝扣5,过水管6的喉部区域均匀设有四条通过管壁通向装置体2表面且向上倾斜的进气道4,其中的一条进气道探入进过水管6喉部的中心区域。
使用时,具有一定压力的自来水管路流动的水,在经过安装在建筑物的自来水管道各分户水龙头处的胀水节水装置1中过水管6喉部区域时,因管径收缩,水压增高并加速,从而在喉部3的区域处产生负压区,由于喉部3负压区域上设置有通向装置体表面且向上倾斜的进气道4,使外界空气因压差被吸入胀水节水装置1中过水管6喉部负压区与水流共同受水的压力、流速作用,形成空气与水均匀混合的水汽混合物,由于水汽混合物体积代替了纯水体积,从而使同体积的水体积增大,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纯水流量自然减小,从而达到了节省用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良,未经杨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结构
- 下一篇:前盖结构及其应用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