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于客车门和框上的一种防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6929.8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会明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2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一种 防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涉及客车外摆门防夹器,具体涉及装于客车门和框上的一种防夹器。
背景技术
客车外摆门是客车用于供乘客上下的门通道,为了安全,当关门过程中夹到人或物时,门应自动打开或停止。现有的防夹器为整体式传感器及控制器,安装在门机本体及立柱上,防夹精度较低,不能保障人身安全,也不能符合欧洲相关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夹器,该防夹器的传感器与控制器分开设置,防夹传感器控制防夹控制器的接通和关断,提高防夹灵敏度和精度,保障人身安全,同时符合欧洲相关标准的要求,替代同类进口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防夹器的传感器与控制器分开设置,控制器包括防夹挡圈和微动开关,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或待触发端和触发端;立柱安装在门机上,转臂的一端连接门板,转臂的另一端连接立柱,立柱上安装防夹挡圈,门机上安装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连接门机的电磁阀;在门框或门板上安装磁性开关或接近开关,在门板或门框上相应安装磁性触发器,磁性开关或接近开关经导线连接门机的电器盒。
安装时按常规将门机、转臂、防夹挡圈和微动开关安装在车上,磁性开关安装在门框合适位置,磁性开关的电线经过不干涉开关门的位置接入门机的电器盒,磁性触发器安装于与磁性开关对应的门板边上,调整磁性触发器与磁性开关的间隙;使用时,按动关门开关,门板开始关闭,在关门过程中,当夹到人或物,磁性触发器未接近磁性开关,磁性开关不工作,防夹控制器无截止信号,门机通过立柱转臂带动门板上升,防夹挡圈同时上升,触动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接通门机的电磁阀换向,立柱反向旋转,通过转臂带动门板打开;在关门过程中没有人或物阻挡,门板继续关闭,当门板与门框接触近时,磁性触发器触发磁性开关,磁性开关工作感受到信息,切断防夹控制器信号,门板上升锁紧,完成正常的关门动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防夹精度,保障人身安全。
2、门机立柱上的防夹挡圈不需调整,省时省事。
3、符合欧洲相关标准的要求,完全可替代同类进口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中:1门板,2立柱,3转臂,4防夹挡圈,5微动开关,6门机,7磁性开关或接近开关,8门框,9磁性触发器,10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防夹器的传感器与控制器分开设置,控制器包括防夹挡圈4和微动开关5,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或待触发端和触发端;立柱2安装在门机6上,转臂3的一端连接门板1,转臂3的另一端连接立柱2,立柱2上安装防夹挡圈4,微动开关5装在门机6上,微动开关5连接门机6的电磁阀;在门板1或门框8上安装磁性开关或接近开关7,在门框8或门板1上相应安装磁性触发器9,磁性开关或接近开关7经导线连接门机6的电器盒10。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夹传感器的磁性开关可以为接近开关、微动开关、红外开关、无线开关,当然不仅限于所列几种开关,凡是按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安装形式,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仅以磁性开关和磁性触发器为例说明。
安装时,按常规将门机6、转臂3、防夹挡圈4和微动开关5安装在车上,磁性开关7安装在门框8合适位置,磁性开关7的电线经过不干涉开关门的位置接入门机6的电器盒10,磁性触发器9安装于与磁性开关7对应的门板1边框上,调整磁性触发器9与磁性开关7的间隙;使用时,按动关门开关,门板1开始关闭,在关门过程中,当夹到人或物时,磁性触发器9未接近磁性开关7,磁性开关7不工作,防夹控制器无截止信号,门机6通过立柱2、转臂3带动门板1上升,防夹挡圈4同时上升,触动微动开关5,微动开关5接通门机的电磁阀,电磁阀换向,立柱2反向旋转,通过转臂3带动门板1打开;在关门过程中没有人或物阻挡时,门板1继续关闭,当门板1与门框8正常接触近时,磁性触发器9触发磁性开关7,磁性开关7工作感受到信息,切断防夹控制器信号,门板1上升锁紧,完成正常的关门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会明,未经林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6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